建筑城规学院本科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 1959 年,我国第一代建筑师、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伍子昂教授和我国第一代城市规划专家、毕业于中央大学的方运承教授,作为专业教育奠基人和主讲教师,分别开办了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2002年,学院开始硕士研究生招生。2006年与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开展中外联合办学,拓展了国际化办学渠道。2009年,风景园林专业创办,建筑城规学院步入了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个专业、学科三位一体、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格局。随着2013年我院第一批博士研究生的招收培养,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趋向完整。
学院在职教师132人,其中专任教师116人,教授24名、副教授52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2名。教师队伍中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突贡专家、泰山岗特聘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以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筑学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城乡规划分委员会委员。
学院现拥有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高水平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本科课程获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群)2门,树立了学科、教学的优势地位。
学院学生连年在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与评选、全国大学生规划设计竞赛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园冶杯”风景园林(毕业设计)国际竞赛等国家级竞赛与评优中屡创佳绩,获奖数量及获奖奖次位居同类竞赛前列。学院毕业生进入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录取率保持在4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60多年来为国家和山东省培养了5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与城市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建筑城规学院业已成为教育教学水平较高、学科水平省内领先、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单位,是城市建设领域重要的优质人才培养基地。
建筑学专业(学制:5年,修业年限4-8年;授予学位:建筑学学士)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也是关于建筑设计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研究人类建筑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创造适合人类生活需求及审美要求的物质形态和空间环境。建筑学是集社会、技术和艺术等多重属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建筑学专业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能在建筑设计机构、建设管理部门从事设计及管理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美术(含专业美术)、建筑构造、建筑物理、绿色建筑概论、建筑结构、建筑力学等。
就业方向:通过学习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遗产保护设计等方面知识,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技能,能在设计研究、建筑管理、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咨询、设计管理工作,成为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学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一流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依托学科,并设有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建筑学一级学科下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是“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建筑技术科学”被列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拥有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并设有建筑物理、建筑声学、建筑构造、建筑模型等教学实验室。
目前,该专业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完整,同美、英、德、澳、新、挪威、比利时、日本等国院校及国内20余所院校建立起广泛的学术交流、联合课程合作、联合培养等专业协作关系。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教育均以6年合格有效期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教育质量位居全国建筑学教育前列。
色盲和色弱者不能报考本专业,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者不宜报考。
城乡规划专业(学制:5年,修业年限4-8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城乡规划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其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和详细规划,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培养目标:城市规划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胜任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工作,并具有参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市政设施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专业规划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场地与建筑群设计、居住小区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系统分析方法。
就业方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新型城镇化目标全面落实。这为专业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城市空间样本和量大而持久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毕业生适合到建筑、规划设计单位、政府建设与规划管理部门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工作。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目标全面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态势进一步明晰。这为专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也为学科形成系统和开放的专业教育新体系提供了发展环境。在未来的几年中,本专业将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加强地方服务,借助学校“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延伸拓展,完善专业的本-硕-博三级培养体系。同时,本专业将积极探讨本科教学国际化、师资队伍多元化、产学研协同化等一系列课题,使其继续处于山东省全面领先的地位并在全国地方院校层级保持先进水平。
色盲和色弱者不能报考本专业,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者不宜报考。
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规划设计方向)(学制: 5年,修业年限4-8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风景园林是建立在广泛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科学基础上,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室外生活境域的一门学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学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核心知识并获得风景园林师基本技能和专业素养,初步掌握景观生态、景观植物、景观建筑设计、城市设计、风景园林工程、历史与遗产保护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具备能在场地设计、城市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国土与区域景观规划、游憩与旅游规划、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等工作领域进行设计、规划和研究的综合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中国园林史、外国园林史、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景观规划设计(A1-A4)、城市设计、景观生态学、植物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园林工程、景观规划师业务实践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部门、施工单位,建设、规划、国土、旅游、环保等政府部门及教育、研究院所等单位,从事设计、施工、管理、项目策划、决策与工程咨询及研究等工作,可报考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生。
在“美丽中国”宏伟目标和“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社会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需求曰益增加,尤其在城乡发展更加关注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以及地方特色与文脉传承的价值取向背景下,拥有生态、社会、文化和工程技术观的景观规划设计人才重要性愈发凸显。风景园林依托学院姊妹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所构建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平台成效显著,2019年获批山东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在产学研建设方面享有积极的业界和社会影响力。
色盲和色弱者不能报考本专业,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者不宜报考。(初审:孙仪 编审:魏琰琰 终审:仝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