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法学院举办第十场“筑法研律”学术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由2022级法律硕士武超、孟晖、张陶千钰、张菁主讲,法学院张亚丽博士莅临指导,2022级、2023级部分研究生积极参加。报告会由第四届研究生会副主席邓爱诗主持。

主讲人武超的汇报主题为《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分类的刑法保护》。她就公民个人信息的立法保护现状进行了分类,同时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刑法立法保护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最后,就目前公民个人信息分类保护存在的刑事立法困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主讲人孟晖的汇报主题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的行政协议属性解释路径》,她从签订主体、签订目标、权利义务内容、行政优益权、法定职权、签订程序六个要素,就行政协议和民事合同进行了界分;从法律方法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法律规定的角度,论述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的行政协议属性解释路径。

主讲人张陶千钰的汇报主题为《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模式研究》。她介绍了我国刑民交叉案件实践现状、所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厘清“同一事实”的标准以构建审理程序选择机制。最后,她对如何破解我国刑民交叉诉讼程序困境,从构建审理程序选择机制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主讲人张菁的汇报主题为《民法典背景下离婚经济补偿请求权的适用》。她首先采用数据分析、法律变迁、典型案例的方式,引出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从离婚经济补偿请求权的适用规则、请求权基础、主体范围、时间要件等方面,论述离婚经济补偿请求权的适用规则。最后,就离婚经济补偿的数额认定与补偿方式选择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与探讨。
张亚丽博士在认真审阅论文并听取每名学生的汇报后,从核心观点、框架结构、行文逻辑等方面做出专业点评,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指出要深入理论层面的研究,多进行理论文献的阅读与引用,做好对法律法规的全面梳理工作,并期许同学们始终保持专业敏感度,建立研究的后续跟进机制,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本次“筑法研律”学术报告会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术气息浓厚,现场互动气氛热烈,有效提高了研究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拓展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切实的学术建议,也为提高我院研究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 编辑:王慧
▐ 编审:张鑫堯
▐ 审核:刘艳飞
▐ 终审:王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