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rame src="*.html"></iframe>
  教学成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成果 >> 正文
砥砺深耕 领航致远 铸就国家级“金字招牌” ——建筑城规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成效综述
信息来源: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3/11/23 10:07:42 浏览次数: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人口出生率的低迷、建筑行业的下行趋势等各种因素的叠加,在宏观洞见与微观考量中,建筑城规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砥砺深耕、领航致远,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首批虚拟教研室、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19项国家级“金字招牌”,实现了教育部质量工程的“大满贯”和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的“全覆盖”,牢牢铸就本科教育教学的生命线,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迈入国内第一方阵。

专业建设是改善人才培养、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石。学院针对人居环境学科专业特点,提出“大工程设计”的办学理念,通过“基础入门”“复合提升”“综合创新”3段式推进实施,形成人居环境领域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三个专业均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实现了人居环境学科领域主体专业的国家一流全覆盖。

学院坚持专业建设要与国家需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相契合为目标,增设特色专业方向,细化人才培养途径。突出绿色建筑领域的办学优势,开办国内第一个建筑学专业“绿色建筑”专门化人才培养方向。针对城市更新模式正从“增量建设”逐渐转向“存量提质”,开设遗产保护设计方向。与山东城建学院联合,共同开办风景园林专业“3+2”转段培养本科班,通过工程一线的人才输送和正向反馈,努力塑造为省内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标杆。此外,学院还在积极筹建城市设计、城乡规划管理等新兴专业方向,积极拓展学生的培养路径和就业渠道。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建设是发展适宜学生成长的路径,是学院特色化发展的需要。学院拥“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8门,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

构建立德树人为先、专通并举为本、才能共育为体、践行城乡建设为用的“4为”“大工程设计”人才培养理念,在15类专业课程单元融入6大思政主题,形成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双元构建。集成设计、技术、理论要素构成,形成“1主线、2引入、3模块”的课程体系构成,将家国情怀、工匠精神逐步转化为学生专业核心价值观。实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模式—资源—组织”关键环节的闭环式全过程创新。

以信息技术重塑传统教与学新模式,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课程的数字化融合,思政教育资源库接入“学习强国”等平台,入选新华网课程思政“国家示范课”,借助“慕课西行”振兴西部教育。承接新技术的赋权力量,使知识的生产和传播颠覆了的垂直化、体系化的垄断壁垒,在线教学资源累计学习超10万人次。

学院完成机构设置调整,通过梯度分工、链式融合的体系设计,形成的“系、所-教研室”的有利于本科教学、教研开展的特色化组织架构,发挥教研室协调组织教学、集体研讨教学、互相交流教学的功能,促进教学共同体健康成长。

疫情期间,跨校联合等教学、教研活动,促进了信息化、VR技术与教研室建设的深度融合,探索出“智能+”时代全时空互联互通的教研组织新形式,2022年获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联合38所高校共建国家级虚拟教研室,与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共建国家级教学平台6个,已辐射到53所高校的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改革,21所高校的67门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华大学等共建西部特色教学资源库,与沈阳工业大学、许昌学院共建双线课程,分获辽宁省、河南省一流课程。

师资是教学工作之本。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省级2支,构建“国—省—校”三级名师团队,层级培育,以项目课题研究为支持,形成以国家级教学名师为引领,全国优秀教师为示范,对教师进行院校培育,再到省级教学名师,进而到国家级名师的梯级培育机制。

回归本分,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发挥磁吸效应,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出台学院绩效考核标准,打通教学与科研成果考核标准的职称评聘、年度考核标准,合理认定教师在本科教育教学方面的贡献,最大化地调动了教师投入本科教学的积极性与专注力。充分利用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规划师的认定制度,鼓励广大教师致力提升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积极参与职业认定,目前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比例已达到50%,很好地保障了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先后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一等奖,省首届思政课程教学比赛一等奖、山东省建筑创意设计技能竞赛特等奖。“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崔东旭教授荣获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称号;风景园林教研室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荣誉称号;国家级教学名师崔艳秋教授领衔团队成功入选山东省教育系统劳模和人才创新工作室;山东省教学名师仝晖教授的团队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教育正进入一个全方位、多维度比拼综合能力的时代。学院自办学之初即确立了本科教育教学的首要地位,在办学条件、运行管理、考核制度、资源配置和环境打造等方面均以本科办学为中心,形成了“以本为本、本硕博联动、教学科研贯通”的整体办学思路。      建筑学、城乡规划在全国专业评估中均以优秀成绩取得六年合格有效期,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标志性教学成果奖励,2022崔艳秋教授主持完成的《“数字转型、五维重构”的土建类专业新形态课程探索与实践》再度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是从愿景到行动最好的诠释。

岁月不负耕耘,匠心必有回响。60多年来,建筑城规学院做坚守本位的长期主义者,培养出我省唯一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6位全国青年建筑师,10位省级设计大师、13位省杰出青年设计师,毕业生入选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更为全省16地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各级设计院输送了大量高层次管理人才,成为晋冀鲁豫区域建筑教育中心,教育教学水平在国内位居先进行列。

中国工程院孟建民院士评价:“在课程体系建设和学研产用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特色,树立起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齐鲁样板’”!(作者:李春 初审:孙仪 编审:肖建卫 终审:刘在学)

 

    • Copyright 2009-2010 山东建筑大学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 邮编:250101
    • 电话:0531-86361731
    • 传真:0531-86361731
    • Email:jzcgxy@sdjzu.edu.cn
    • 备案序号:鲁ICP备06022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