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学院在外文楼312会议室举办第二十一期“筑法研律”学术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由2023级法律硕士陈昊炜、杨锦、社会工作硕士曹莹、张怡然主讲,左敏教授莅临指导,2023级、2024级部分研究生参加。报告会由第五届研究生会文体部干事王文娜主持。

主讲人陈昊炜以《闲置土地收回权与抵押权冲突与协调的法律机制研究》为题进行汇报,围绕政府在无偿收回闲置土地过程中与既有抵押权之间产生的法律冲突展开分析。他指出当前司法实践中对此存在不同认定,部分判决支持抵押权存续,亦有判例认为抵押权随土地收回而消灭。在规范层面,对《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与《民法典》相关条款的适用冲突进行了梳理,并尝试从物权追及效力、财产权相对消灭等角度提出初步协调思路。

主讲人杨锦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性质的实践厘清——以上下游犯罪为视角》为题进行汇报,围绕帮信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性质认定分歧展开分析。她指出当前理论界对该罪属于共犯行为抑或独立正犯存在不同观点,并尝试从“上下游犯罪”这一新视角进行厘清,提出帮信罪应被理解为网络犯罪产业链中具有独立性的环节,并结合典型案例,对帮信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关联罪名的区分标准进行了探讨。

主讲人曹莹以《泉城星光计划——心智障碍家庭互助积分支持行动》为题,响应《“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针对济南心智障碍家庭临时照护难、社会支持碎片化、互助动力弱的困境,搭建互助积分小程序,分四阶段实施。该计划覆盖100户家庭、200名志愿者及10家企业,提升照护需求满足率,创新“双向积分+本地化”等模式,多渠道筹资源,推动政策转化与模式复制,构建“自助-互助-他助”闭环。

主讲人张怡然汇报的《艺术疗愈小组提升医辅人员心理弹性的动力研究》以山东某三甲医院医辅人员为对象,研究艺术疗愈小组提升其心理弹性的动力。该群体日接患者1600人次、20%态度不佳,压力大。研究招募16人开展5场艺术疗愈活动,结合量表(SPSS分析)、访谈等方法,结果显示组员心理弹性显著提升、压力降低,活动满意度超97%。研究既改善医辅心理与医院人文,拓展相关理论,也指出需灵活适配医辅工作时间。

▐ 编辑:秦丽霞
▐ 编审:王 慧
▐ 审核:常淋林
▐ 终审:朱宝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