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由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山东省法学会工程法学研究会、德和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法律实务”专题讲座在山东建筑大学厚德礼堂成功举办。来自法院、建工企业、造价协会、律所以及高校师生的200余名代表参会,围绕建设工程领域法律适用难点展开深度探讨,现场反响热烈。

本次活动分为讲座环节与交流环节。讲座环节由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德和衡济南律师所主任段志刚主持。

【讲座环节】
本次讲座系统解析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所涉及的六大法律体系。在立法层面,从法律适用的“大前提”切入,厘清了《建筑法》与相关司法解释的管辖边界,剖析了优先受偿权的立法属性及行权要点;在物权领域,探讨了商品房“超级优先权”与以物抵债的冲突,提出了权利平衡方案,同时结合风险转移规则,意图破解实务困境;在入债法部分,直击挂靠关系的认定难点,通过分析表见代理的裁判尺度,明确了折价补偿的适用逻辑,并探讨了缔约过失与违约责任竞合的处理方式;在合同效力问题上,梳理了无效的成因及后果,解读了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情形,还结合代位权“入库规则”及背靠背条款效力,为企业构建了风控路径;在建工实务方面,重点聚焦于招投标与结算条款的冲突,辨析了内部承包合同真伪的审查要点,并围绕优先受偿权的适用范围,提出了时效与证据方面的策略。最后,在证据体系的构建上,重构了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厘清了“合法取证”的边界,并针对“以鉴代审”及再审新证据的认定问题,提炼了诉讼攻防的关键。主讲专家还通过82个实务高频问题,结合案例推演与规则阐释,为与会者提供了“法律逻辑—实务应对”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整场讲座以“规则—裁判—实务”为主线,为行业破解法律适用难题注入了强效动能。
【交流互动】

互动交流环节,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院长朱宝丽教授主持现场答疑,与会者就EPC项目索赔、实际施工人权利救济等问题展开探讨。专家从立法本意、类案裁判趋势、证据组织技巧等维度逐一回应,为企业合规管理、律师代理方案设计提供精准指引。

未来,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将继续携手法律相关行业、企业单位,共同搭建高质量交流平台,助力社会法治化进程行稳致远。
▐ 编辑:杨慧娟
▐ 编审:张鑫堯
▐ 审核:刘艳飞
▐ 终审:朱宝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