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201718学期科技工作计划

作者:   时间:2018-03-14   来源:法学院    阅读:

  聚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重大工程,以优化调整学科方向为引领,不断完善和提升学科学术队伍数量、结构和质量,进一步提升科研组织的有效性和科研活动的广度、强度和聚焦度,探索开展科研规划编制,明确科研主攻方向,逐步改善、提升科研创新平台装备水平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备学科制度,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一、常规性工作

(一)项目申报

1.按照国家和省部各类科技计划、人文社科(专项、基金)申报的工作时间节点和要求,前置项目申报组织工作。

重点加强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省社科规划项目的申报组织工作,全面分析各学科专业学术队伍数量、结构,以及教师个人科研状态,形成压力传导机制,明确2019年度各计划类科研项目申报和立项任务指标,责任到人。

落实申报各个环节的工作组织,促进形成教师-学院-学校三级审核机制,切实提高申报质量,争取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立项数量稳步提升。

2.总结梳理有关政府部门和学会(协会)科研专项及政府招标项目的申报来源,建立科技处、学院两级申报组织工作机制,将单一学科来源项目申报的组织推荐权下放相关学院。

(二)项目管理

1.继续强化项目过程管理和服务,科技处组织指导、审核立项项目负责人填报各类科技计划、人文社科(专项、基金)计划书、合同书,及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2.建立项目动态检查和跟踪服务,及时发布各类项目按期结题(验收)通告,发挥学院的科研管理作用,确保项目执行进度和按期结题(验收)率。

3.规范和完善横向科研项目合同管理,严把科研合同审核,及时办理项目立项、经费划拨和科研业绩备案手续,充分调动科研人员从事横向课题研究积极性。

4.开展已结题横向课题结余经费划转个人科研发展基金(含科研业务费、绩效奖励)工作,根据上学期工作安排及项目信息汇总情况,分批分学院进行划转。

(三)项目结题验收

经过两年努力,各类科技计划的结题(验收)工作逐渐进入良性工作状态,大多数项目的结题(验收)材料、年度收支报告能够按期报送,在此基础上,继续认真组织做好2018年各类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继续加强科研项目规范化管理,《山东建筑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山东建筑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山东建筑大学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山建大校发〔2017〕18号)3个文件在试运行一年后,科技处将在总结试行经验基础上,进行修订、调整和完善,明确“应结题未结题项目不纳入个人科研业绩和岗位考核”制度性约束。

(四)科研成果培育与奖励申报

探索实施标志性成果培育途径和方法,会同各学院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对现有成果进行梳理、整合、完善,遴选具有较大潜力争取省部级奖以上奖项的成果进行重点培育;根据国家、省最新科技奖励政策,跟踪近年来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和社科奖励获奖成果水平和标准,指导科技、社科成果奖励申报,做好申报组织工作,争取省部级科研奖励,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

3月底前,各学院摸底排查2018、2019年度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成果拟申报情况,科技处会同有关学院,在跟踪参照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获奖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成果完成人编制成果奖励申报材料,提升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成果申报质量。

(五)成果管理与社会服务

1.完善科技成果与转化的管理和服务制度建设,做好发明专利申请、维持、资助、转让等管理服务工作,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加强智库研究、人文社科应用与普及类成果推广,采取不同形式,将优秀调研咨询报告、建议,推荐上报省委省政府。

2.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3-5月,组织各学院汇编《山东建筑大学科技成果推广目录(2018版)》,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库和工作制度;开展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设置论证及启动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备案工作;开展济南市中小微企业创新服务券科技服务机构及服务项目入库征集工作,加强与知识成果转化推广服务机构的合作;促进服务地方工作开展,开展科技扶贫的组织工作。

4.建立重大科研成果鉴定的工作机制,加强与省市科协及社会科技服务机构的沟通协作,根据政府职能转移进程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变化,指导服务成果完成人组织成果鉴定会。

(六)科研平台与学术机构建设

1.在制定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制度基础上,全面梳理现有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智库)现状,明确学术队伍构成、研究方向、科研用房、科研装备等有关数据信息,完善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机制,建立绩效考核评估制度,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年度考核、验收评估等工作要求。

2.在制定学术研究机构设置管理办法基础上,对校内现有学术研究机构进行认定、调整、重组,提高科研方向聚焦度,开展机构申报备案和审批。

(七)科研与学科建设奖励

加快《山东建筑大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奖励办法》颁布实施,争取4-5月份启动2017年度科研成果奖励的申报、审核工作,强化科研成果数据化和档案管理,为科技信息数据年报、学科(学位点)评估和学科年度发展性评价奠定工作基础。

(八)科技信息数据建设

1.会同研究生处、人事处、人才处、财务处梳理学科、平台学术队伍数量、结构。

2.根据教育部科技、社科统计年报、省教育厅科技统计年报要求,以及科技厅科技资源年报等要求,建立科技信息数据采集、审核和汇总分类办法:

科研项目立项与奖励、专利授权与成果转化类信息数据,由科技处负责采集,学院核对入库;

学术论文、专著、标准规范类信息数据,由科技处、学院、教师共同负责采集核对入库;

学术活动和科技服务类信息数据,实行季报制度,由学院负责采集,报科技处入库。

3.继续做好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二、重点工作

(一)科技制度与管理体系建设与改革

持续推进科技制度建设与改革,优化服务程序,采取更为积极灵活务实的建设运行机制,提升科研活动强度、学科建设水平。

1.查找制度性缺失,继续完善科技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本学期在征求意见基础上重点研制出台以下文件:

(1)山东建筑大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奖励办法(试行);

(2)山东建筑大学学科分类建设计划;

(3)山东建筑大学学术研究机构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

(4)山东建筑大学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5)山东建筑大学科研创新平台评估规则(试行);

(6)山东建筑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

(7)山东建筑大学学术会议费管理办法(试行)。

2.针对已发布的下列试行(暂行)文件,跟踪、总结各文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出现的新情况,做好修订、调整和完善工作:

(1)《山东建筑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山建大校发〔2017〕18号);

(2)《山东建筑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山建大校发〔2017〕18号);

(3)《山东建筑大学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山建大校发〔2017〕18号);

(4)《山东建筑大学差旅费管理办法》补充规定(试行)(山建大校办字〔2017〕8号);

(5)《山东建筑大学专家讲学与各类评审费发放管理办法(试行)》(山建大校办字〔2017〕9号);

(6)《山东建筑大学科研管理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山建大校发〔2017〕28号);

(7)《山东建筑大学省一流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山建大校发〔2018〕4号);

(8)《山东建筑大学科研项目奖励绩效发放暂行办法》(山建大校办字〔2018〕1号);

(9)《山东建筑大学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试行)》(山建大校办字〔2018〕6号)。

3.针对各类科研项目管理和服务,配套制定必要的专项服务文档表格及工作流程(规范)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服务程序

4.结合学校人事制度、岗位考核制度改革要求,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硕授权点基本要求,制定科研业绩认定办法,配合人事处制定岗位分类考核要求。

(二)学科建设推进计划

1.组织分析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结合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和博硕授权点基本要求,查找不足,有的放矢地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制定实施学校学科分类建设计划(五年“3+2”模式),分类确定学科建设目标任务和投入,探索建立年度性学科发展性评价工作体系。

2.推进建筑学省“一流学科”建设,开展中期建设评估检查;

3.跟踪省“一流学科”申报工作计划和要求,组织土木学院、热能学院和环境学院论证编制土木工程“一流学科”《申报书》、《目标任务书》。

(三)重点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与培育

1、建立责权利配套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实施目标任务考核制度,推进省“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土木结构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促进年度目标任务完成。

2、组织有关学院论证重点领域重点平台建设方案,在现有平台建设基础上,通过研究方向和学术团队整合、拓展,确定培育建设1个国家级平台,2-3个省部级平台;加大实验室建设运行机制改革和专项投入力度,适时启动校级科研创新平台立项建设。

3、以申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为牵引,组织土木工程学院论证“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与可靠度国际研究中心”建设方案、运行体制机制。

(四)论证预设预研山东省重大专项

切实推进基于国家科学技术“五年计划”建立重大重点科研项目预设预研工作机制,提升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能力。整合校内科研资源,结合国家、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强化与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协作,为申报重大(重点)科技计划专项逐步夯实基础。

会同有关学院依托“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土木结构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以及学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学术队伍,重点聚焦绿色建筑、土木结构防灾减灾、智慧城市,以及新兴科研重点领域,着眼于新旧动能转化和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搭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研学术团队,确定重点学科领域和跨学科领域研究方向,编制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指南,力争列入2019年度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指南,并打好申报工作基础,同时为“十四五”申报各领域国家、省重点科技计划提前做好准备。

                             科技处 BG319 20180313 9:00-10:30

 

附件:20171802学期科技工作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