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2023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作者:   时间:2022-09-15   来源:法学院    阅读:

法学院简介

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肇始于2006年成立的法政学院,2016年更名为法学院。学院以“入主流、倡交叉、重应用、创特色”为学科建设指导思想,以培养“基础实、适应快、能力强、素质高”的法律和社会工作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依托校优势学科,整合社会资源,已初步形成具有文理交叉的错位发展优势、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特色的应用研究型法学院。学院设法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均获评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学院两专业为B,均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学院开展法律硕士和法学双学位、双学历辅修专业教育。2021年社会工作专业获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54人,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博士30人,博士化率60%;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法学专任教师29人,博士21人,硕士8人(含博士在读3人),法学专业博士化率72.41%;社会工作专业专任教师17人,其中博士9人,硕士8人(含博士在读4人),社工专业博士化率52.9%。思政教师4人,均具有硕士学位。学院还聘请法院、住建行政主管部门、企业、科研院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律师等行业专家15人为兼职(客座)教授,7人为兼职硕士生导师,34人为校外实习指导教师,与我院专职师资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学专业人才,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

学院十三五期间承担科研立项10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28项,横向课题25项,累计经费390余万元,发表论文60余篇(CSSCI收录3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

法律硕士专业硕士点简介

法学专业坚持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围绕建设行业、城乡社会发展需求,在“厚基础、宽口径”法科人才培养模式下打造“工程法学”特色,培养既通晓法律又掌握工程类专业知识,具备良好法学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律人才,形成“错位发展、优势突出”的培养路径。法学专业2013年成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15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和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2019年开始法律硕士招生。2020年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层次为B。

现有专任教师29人,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博士化率72.41%,硕士研究生导师26人(含兼职导师),22名教师具有律师、法官或仲裁员工作经验。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三八红旗手1人,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人,首批“全省法学法律研究领军人物”1人,山东省优秀仲裁员1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人,各级政府专家委员会委员或顾问库咨询专家14人,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专家咨询网”专家2人,山东省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1人,省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专家委员会委员、省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听证员2人,国家级研究会理事3人,济南、青岛、日照、哈尔滨等仲裁委的仲裁员6人,校十佳教师3人。7人赴美国、荷兰、瑞典、英国等国际知名高校访学,2人获德国法学博士学位,1人获韩国法学博士学位。学院积极参与国家“双千人才”计划,与法院、检察院互派挂职人员。

学院与最高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山东众成清泰(济南)律师事务所、济南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合作,组建了工程建设与生态法治理论及实务研究基地、环境资源审判研究基地、律师事务所建大业务部、济南市法律援助中心山东建筑大学法律援助工作站等4家法学实务机构;并设有建设法学研究中心、绿色建筑政策法规研究中心、工程法研究中心、“企业合规与企业拯救法律研究所”、“涉外工程法律服务中心”五个交叉学科研究机构,2015年批准成立济南市工程法学研究会,2017年“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新型智库获得“十三五”山东高校科研创新平台立项。形成城乡土地法律制度、城乡建设政府监管法律制度、城乡建设领域的刑事犯罪问题、城乡生态化建设法律保障机制、城乡住房制度及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特色鲜明的五个学术团队和分支方向。2019年成立山东省法学会工程法学研究会,搭建了集“理论研究、交流沟通、联合创新”为一体的平台。依托“五研究中心”、“两会”和“一智库”,紧扣工程法研究前沿,形成一批特色学科成果,部分成果属于国内较早研究,为工程领域的法治发展与实践提供智力支持。2020年8月经山东省司法厅批复我院成为山东省司法厅政府立法研究服务基地,聚焦政府立法项目与重大政策问题,积极为各级政府提供立法咨询等法律支撑与服务。同年经中共山东省政法委员会、山东省法学会批准我院成立齐鲁法治文化建设研究基地。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简介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在2002年设立,2003年开始招生,是山东省较早开设该专业的学校之一,2021年专业获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本专业在“社会建设与城乡社区治理”领域拥有学科特色与优势,形成了老年社会工作、社区建设与社区营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管理等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专业以“入主流、倡交叉、重应用、创特色”为学科发展指导思想,建设“校府社企”多元协同育人平台,依托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形成文理交叉的错位发展优势,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丰富实务经验的学术团队。硕士点学科成员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化率64.3%;3人具有海外著名高校留学或访学经历;12人具有心理咨询师、社工师、实务督导等工作经验,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7%;获“省齐鲁和谐使者”称号2人,山东省社工专家委员会委员5人,多人次分获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全国老龄健康专家等称号;各级政府专家顾问或督导专家8人。近年来,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承担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科研经费超过140余万。

专业突出学科特色,依托1个山东省十三五高校人文社科智库: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院,2个院级研究中心:城乡社区治理研究中心、老龄化与社会福利研究中心,积极对接国家治理发展及老龄化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瞄准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全覆盖等重点工作,围绕基层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管理与社区培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社会构建、智慧化康养服务等领域形成一批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专业在济南市民政局成立了济南市建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山东省较早由高校设立并持续开展一线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2020年建成山东省首家街道级社工站,成为省内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建设的示范窗口。专业拥有团体工作室、个案工作室、电访实验室等社会工作综合实验室,共约200平米,配备电脑、中央控制系统、沙盘等教学设备。

2023年招生学科目录

undefined

 考试大纲

法学专业

山东建筑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民法学》考试大纲(复试).docx 

山东建筑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刑法学》考试大纲(复试).docx

社会工作专业

山东建筑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工作原理》考试大纲(初试).docx

山东建筑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大纲(初试).docx

山东建筑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政策》考试大纲(复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