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未来,强国复兴有我。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深入做好新学期入学教育。土木工程学院开展了“开学第一课”主题系列活动。
一、聚焦思想引领,在拓展育人深度上下功夫
开学前期,学院领导班子从不同层面,开展了一系列“开学第一课”主题讲座。
(一)学生党员“开学第一课”
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俊策以《扬工匠精神做有为青年》为题,为学院全体学生党员讲授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学院248名学生党员通过现场聆听和观看直播的方式进行学习。
李俊策从工匠精神的历史沿革、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新时代青年如何理解并践行工匠精神三个维度进行系统讲授,教育引导学生党员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有为青年。
李俊策强调,伟大梦想需要追梦人,工匠精神需要传承人。青年一代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正处于朝气蓬勃的上升期,要像海绵一样,努力吸收各类知识,为梦想的航行蓄积强大的动力。


(二)2023级新生“开学第一课”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李秀领为2023级全体新生上“开学第一课”,李秀领对土木工程学院2023级新生迈入人生新阶段,开启学业新篇章表示诚挚祝贺和热烈欢迎。他从学科平台、科研创新以及就业情况分析了学院各专业的光明发展前景,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同时,李秀领在课上,希望同学们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科研实践,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能力。他强调,多元化的发展能够为大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次开学第一课为新生展现了土木工程学院的特色与风采。同学们纷纷表示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努力成为更加优秀的土木人!


(三)学生骨干“开学第一课”
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培森为学院学生骨干上“开学第一课”。首先他从如何提高学院学生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正确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随后,王培森从学生干部应具备六种素质为学生干部一一讲解,语重心长的叮嘱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在不断的奉献集体、服务同学中获得成长。最后,王培森对全体学生干部提出思想引领、行动领先、立足本职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要求,希望继续发扬学生干部的优良传统,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本次学生骨干“开学第一课”的召开,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增强了队伍凝聚力,为学院学生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聚焦志愿服务,在提升育人温度上下功夫
9月9日至10日,土木工程学院迎来了2023级新同学。为全方位做好迎新工作,土木工程学院积极响应“我为同学办实事”主题实践的号召,用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全心全意服务同学的宗旨。积极筹划迎新安排、精心布置迎新现场、搭建迎新服务站、志愿者主动搬送行李、引导熟悉环境,确保迎新工作的顺利进行,让新同学第一时间感受到土木工程学院的别致温暖。
在新生军训期间,新生辅导员和班导前往学生军训场地值班、宿舍走访问候、宿舍内务指导,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了解新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倾听同学们的心声,使同学们切实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初心不忘,服务不止。“我为同学办实事”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承诺,更是一项我们长期坚持的工作。下一步,学院将继续用诚心倾听需求,以真情服务同学。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用心服务同学,始终将服务同学落到实处。







三、聚焦社会实践,在拓宽育人广度上下功夫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今年暑期,土木工程学院32支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土木工程学院实践团队分别赴济南市历下区、济南市槐荫区、德州市齐河县、德州市德城区等20余处城市,与共青团临邑县委、共青团梁山县委等签署共计11处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如“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等高质量专项实践活动,单个报道最高浏览量达57.5万余次,总计浏览量在150万次以上。
土木工程学院高度重视育人工作,将“三全育人”嵌入各个环节,本次“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学院精心组织,丰富载体,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引领全体同学自觉找准定位,明确奋斗方向,把青春奋斗融入到强校兴国的事业,努力跑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力跑中属于当代青年人的“这一棒”。




作者:李关勇 郭美虹
编审:郭美虹
审稿:王培森
终审:李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