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五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应用,在学生价值塑造、创新创业、专业建设、教学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先后在省内兄弟高校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1)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五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国家/省部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图10),其中“共建绿色家园—农村污水生态化处理之路”在“挑战杯”、“互联网+”竞赛获省赛金奖、国赛铜奖。“碧源-村镇污水实用技术”在“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团体特等奖(全国仅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三所高校获特等奖)。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同,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 96%以上;毕业生每年考研率30%左右,连续8年列全校第一,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为山东省区域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图10 部分国家级学生竞赛获奖证书
近年来给排水专业杰出毕业生校友肖岛,北成环境董事长、碧汀智能科技CEO,先后荣获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济南市人大代表等荣誉。杰出毕业生王慧斌,创办的山东万邦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每年营业收入三亿左右,年度纳税额千万余元。
(2)教学成果与专业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先后完成教改项目10项,发表教研论文26篇,编写教材等22部,获各级教学奖励13项,保障了教学质量提升。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先后入选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并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图11)。
图11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成效
(3)专家认可,同行评价高。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贾瑞宝为组长的专家组对人才培养模式给以极高评价,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在多样化实践教学、平台化协同育人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创新性,适用于地方高校应用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创新,具有很好推广应用价值,建议在国内外高校开展示范推广。
(4)示范辐射,应用范围广。“五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山东建筑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示范应用的基础上,先后在青岛理工大学、济南大学、烟台大学、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职业学院等高校推广应用。其中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并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了可复制、易推广的山建大经验。
(5)媒体聚焦,高度关注。在“五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挑战杯”、“互联网+”竞赛获奖作品“农村污水生态化处理技术”入选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展,并被中新网(http://www.sd.chinanews.com/2/2021/0601/79029.html)、山东卫视新闻联播(http://sd.iqilu.com/share/video/4913130)报道(图12),得到山东省教育厅领导高度关注与赞扬。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作品“碧源-村镇污水实用技术”,先后被“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353462374_649223)、“深圳新闻网”(www.sznews.comeducationvcontent/2019-11/11/content_22616915.htm)、“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官网”(http://www.cuwa.org.cn/shuiwuyuqing6/956.html)、“华中科技大学官网”(http://news.hust.edu.cn/info/1003/36731.htm)等媒体进行广泛报道,改革成效引领示范作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图12 省内外媒体高度关注学生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