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报告

成果报告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成果报告 >> 成果创新性

成果创新性

(1)机制创新:建立了OBE国际化教育理念为引领、目标达成评价制度为保障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培养目标达成机制。

基于OBE国际化教育理念和行业需求目标导向,系统搭建学生、教师、毕业生、用人单位、企业专家及行业管理部门等“政、产、学、研、用”多维度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与修订机制,全面建立了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以及毕业生跟踪反馈与评价制度,有力保障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质量的达成,解决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更新滞缓、评价与修订机制单一,以及课程目标、毕业要求达成目标评价机制尚不健全的问题。

(2)体系创新:建立了“三位一体”全过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了“模块化”课程教学与“多样化”实践创新相耦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立德树人培养要求,搭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三体系、三课程、三实践”的模块化教学体系。通过大一至大四“课内实验+实验(实习)课程+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的全链多元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虚实结合、理实一体、集中与分散”多样化创新模式,形成了多链条、不断线、多样化模块化实践培养体系。解决课程体系不系统、课程设置滞后于行业发展需求,以及实习实训课程模式单一、实践创新不足等问题。

(3)模式创新:搭建了“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相互交融的“平台化”协同育人新模式。

依托“三实两创”实践教学平台体系,挖掘校内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学生通过参与课题、开放性实验、创新创业竞赛等,构建“平台化”的“课题+实训+双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积极拓展校外优质实践基地,搭建涵盖“水务运行、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多元化的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产教融合新平台,探索出一条依托校内外平台的“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解决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协同育人融合难度大的问题。

图9 成果创新性框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