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书

申报书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申报书 >> 推广应用效果

推广应用效果


通过“五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应用,在学生价值塑造、创新创业、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先后在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烟台大学等高校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1)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近年来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国家/省部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图6),其中“共建绿色家园—农村污水生态化处理之路”在“挑战杯”、“互联网+”竞赛获国赛双料铜奖。“碧源-村镇污水实用技术”在“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团体特等奖(全国仅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三所高校获此殊荣)。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同,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 96%以上;考研率 30%以上,连续 8 年列全校第一,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为区域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图6 部分国家级学生竞赛获奖证书

(2)教学成果与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研究,成绩斐然,近年来教师出版教材等22部,教研论文26篇,各类教学奖励13项,保障了教学质量提升。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先后入选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并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图7)。


图7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成效

(3)专家认可,同行评价高。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贾瑞宝为组长的专家组对人才培养模式给以极高评价,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在多样化实践教学、平台化协同育人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创新性,适用于地方高校应用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创新,具有很好推广应用价值,建议在国内外高校开展示范推广。

(4)示范辐射,应用范围广。研究成果在山东建筑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基础上,先后在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烟台大学、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职业学院等高校推广应用,其中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并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了可复制、易推广的山建大经验。

(5)媒体聚焦,高度关注。在“五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挑战杯”、“互联网+”国家级竞赛获奖作品“农村污水生态化处理技术”入选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展,并被中新网、山东卫视新闻联播等报道。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作品“碧源-村镇污水实用技术”,先后被“搜狐网”、“深圳新闻网”、“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官网”等媒体进行广泛报道(图8),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图8 省内外媒体高度关注学生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