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学院首页 >> 课程介绍 >>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根据《给排水工程综合实践》的课程内容、特点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对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应用。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发现上述的教学设计,有效将学生的专业实践、思政教育、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增强了学生保护绿水青山的使命感,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依托课程改革与实践,在学生价值塑造、创新创业等方面能力显著提高,学生毕业被实践单位录用几率大大增大,教学改革成果先后在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烟台大学等高校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形成了可复制、易推广的山建大经验。

1)针对实践与思政融合度低、育人效果弱等问题,探索“实践与育人互融互促”思政教学新模式。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立足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需求,以绿水青山精神的传承为育人基础,以黄河流域水环境改善为教学核心,调研一线需求,完成社会实践、提升专业技能,实现校外实践、理论学习与思政有机融合、协同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针对实践教学与社会发展结合度低、服务社会效果弱的现实问题,重塑教学体系,创新“实践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教学新思路。课程以服务黄河环境保护国家战略为出发点,深入黄河沿线基层一线,结合行业需求,更新教学内容,重塑教学体系,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坚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并将实践应用服务于社会,创新构建基层调研、操作实训、工艺设计等多元化“实践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教学新思路。

3)针对校外实践创新平台欠缺、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探索构建“科教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挖掘校外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国家水专项中试基地、光大水务和济南水务、甲级设计院等校外实践平台,平台资源整合、创新与共享,开展“调研”和“双创”(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搭建科教一体、产学合作的协同育人平台体系,实现科教与产教融合“平台化”,探索构建“校内+校外”产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给排水工程综合实践精品课 2023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   邮政编码: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