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学院首页 >> 课程介绍 >> 教学大纲

《给排水工程综合实践》 教学大纲

一、制定实训教学大纲的依据及课程教学目标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工科专业,理论知识需要一定的实践和实际工艺运行操作才能消化理解,并最终应用于实际工程。通过实践训练,熟悉取样流程、给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过程及各种处理构筑物的作用功能,具备根据水质条件进行工艺选项并进行设计实操的能力,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增加对工程实际的感性认识,加强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接触实际工程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

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质取样点选择注意事项,掌握取样要点及方法。

课程目标2:使学生掌握实际水厂给水、污水/污泥处理工艺中各相应处理单元的操作;掌握常规水质指标的检测。

课程目标3:使学生能够在设计院工程师指导下,根据水质条件进行水处理工艺设计,初步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目的及要求

结合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的办学定位,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掌握学科基本原理和技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已掌握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面临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课程考虑教学体系的延承性,突出实践内容的综合性,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该课程专注于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学生能够巩固给排水专业综合知识、深化对工程实际的感性认识,增强保护青山绿水的使命感。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从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以及生态保护多角度、全过程了解水质检测、工艺选择、工艺规划设计以及运行与施工,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养目标:通过对黄河流域山东段水体的调研、检测及工艺设计,学生能够提升专业自信和家国情怀;通过在实践单位的专业交流和学习,学生能够增强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成绩考核办法

学生必须完成实践的全部任务及内容,由实训指导教师批阅、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实践报告、设计图纸、实践交流三个部分:实践报告成绩占60%,是对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收获的考察,反映了课程的普适度;设计图纸成绩占30%,要求学生在前期调研、水厂实践环节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工艺方案,是对学生实践过程参与度的考察;实践交流成绩占10%,要求学生在与业内骨干交流或调研交流时,能够用所学专业知识提出自己的思考或发现专业问题,是对综合能力的考核。实习成绩按百分制评定,60分及以上者给予相应的学分。

四、实训教材、参考资料

1.《水质工程学》(上、下)(第二版),李圭白、张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第35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21,中国计划出版社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21),中国计划出版社

五、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


序号

实训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别

每组

学生数

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1

水源地实地调研及水质取样

了解水源地水质数据资料,并按照国标要求方法进行水样采集

3

必修

全班

支撑课程目标1

2

给水厂工艺运行实操及水质检测实训

掌握给水厂各个处理单元的实际运行操作规程,能够较为熟练的对各个处理单元进行运行操作和调试,能够独立分析解决现场运行出现的问题。掌握常规水质指标的分析方法。

10

必修

全班

支撑课程目标2

3

设计院给水工艺设计实操

在设计院工程师指导下,掌握根据水质条件进行给水厂水处理工艺设计的方法,初步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必修

全班

支撑课程目标2

4

污水厂工艺运行实操及水质检测实训

掌握污水厂(污水处理站)各个处理单元的实际运行操作规程,能够较为熟练的对各个处理单元进行运行操作和调试,能够独立分析解决现场运行出现的问题。掌握污水出水水质指标的检测方法。

10

必修

全班

支撑课程目标23

5

设计院污水工艺设计实操

在设计院工程师指导下,掌握根据水质条件进行污水厂水处理工艺设计的方法,初步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必修

全班

支撑课程目标3

6

湿地实地调研

掌握湿地运行原理,能够独立分析解决现场运行出现的问题。

3

必修

全班

支撑课程目标3

注:1.项目类型:验证性、演示性、设计性、操作性、综合性。

2.每组学生数:实训每组学生不超过10人。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给排水工程综合实践精品课 2023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   邮政编码: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