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风范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师德风范

大学是人生最精彩的时光, 也是无数人梦想起航的地方,无数的学子在这里追寻人生的方向;大学是步入成人世界的第一站,是青春的激扬,是个性的飞扬,还有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大学教育明显区别于中学教育,她不再仅仅把学业考核作为一个人成长的唯一标准,而是更加侧重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考量。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且掌握一定的社会生存技能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为此,我们特地采访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汪美霞老师。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执教多年的优秀教师,主持并参加过多个校级和省级项目的人才,让我们走进访谈,了解汪美霞老师结合自身经验对当今大学生提出的精彩意见。

采访内容:

记者(以下简称“记”):老师您好,很荣幸能够对您进行本次采访。您曾获得首届“富达杯”山东建筑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提名奖和首届高等学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的省级二等奖,请问您对教书育人有什么心得吗?

汪美霞老师(以下简称“汪”):每次的课堂教学前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详尽细致地备课。尤其是在学院支持下多次赴高水平院校观摩学习后,会把一些较新的知识与实践方法融入教学过程。课堂上注重各种环节设计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积极与学生互动,能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

记:您长期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工作,对待教学一直都充满热情并且认真负责,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那么您认为是什么支撑了您对待学生的耐心和对待教学工作的恒心呢?

汪:爱在左,责任在右,责任心让自己用诚挚的爱去温暖所涉及的每一位学生,学生回馈的笑脸是给我最美的回应。

记:您说的太好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一直是教学方面的一大问题,那么在您教学的这些年里,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一名学生是个怎样的人呢?

汪:我印象最深的一名学生是在计科141班。这名学生之所以能给我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就是因为他对于学习的这种态度。他说要不忘初心,要一直为了他的目标去奋斗。而他也将这句话付诸于实践之中,从大一开始,无论上什么课,他的精力永远保持在学习上。为什么他能将这种学习态度一直保持住呢?不仅仅是因为认真,更重要的是他有想法,知道他以后的路要怎么走。他的学习目标不单是为了考研,而是要学到东西,希望在我们学校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他在学习中除了学会老师教的知识,还会自己看书,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而且在学完老师交的知识之后,他还会将学到的知识更进一步的进行学习;比如说学习完老师教的C语言,他就会尝试自己去用C语言去写出一个程序。他还自学Java,用Java也写出了一个程序。他虽然没有去到自己想去的大学,但是他知道他想干什么。就是这种态度,在他毕业之后,令他找到了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

记:这种对自己负责的认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大一新生入学的时候,很多新生认为社会实践比学习更加重要,会在两者之间感到迷茫,以至于最后学习成绩不理想,社会实践也没有做好。对于这种情况,老师您有什么想法吗?

汪: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习上,所以我们会对社会实践生出很浓厚的兴趣,但是到了大学里之后,我们接触到的有关社会实践的活动太多,很多同学就拿捏不准取舍,两边都顾不上来。社会实践确实能锻炼我们的能力,但是如果为了社会实践而荒废了学业,绝对是得不偿失的。而且在社会实践的过程里,很多同学并不是目标明确,而是随波逐流,看到别人做这个,我也想做,一段时间之后又放弃,这样是锻炼不出能力的。社会实践是要做的,学习也是要学好的,但是不能够顾此失彼,要协调好两者在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保证两者都能做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记:没错,将两者的关系平衡才能有所收获。我们从高中那种紧张的学习气氛中突然转到大学这种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老师您认为我们要如何处理学习和课余时间的关系呢?

汪:其实大学的学习并不轻松,认为轻松是因为大家心里没有目标。我们无论从小学还是到高中,学习上的事情都是老师和家长给安排好了,一下子转换到大学,需要自己安排学习的时候,很多同学就迷茫了,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高中老师可能会跟你们说,大学很轻松,只要高中努努力,到了大学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大学老师不会像高中老师那样每天围着你们转,但是大学老师也是对你们有要求的。没有大学老师会对你们说复习哪里到哪里这之类的话,全要靠你们自己。在课堂上老师教的最多的绝对不是死板的知识,而是方法,引导你自己学会这些知识,让你们知道学到这些东西你们能干什么,而不是只会做几道题就算你学会了。大家在日常的学习中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课后一定要自己去复习,要有学习的目标,找到自己不会的地方,而不是将课余时间白白的浪费掉。

记:对,学习要有自主性,合理安排时间。好的,谢谢老师能够参与我们的采访。

在和汪美霞老师的交谈中不难发现,汪美霞老师是一个求真务实,工作极为认真但又非常平易近人的老师。采访过程中,对于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困惑,汪老师十分耐心地答疑解惑。对于现在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迷茫,汪老师也提出了她的独到的见解。虽然短暂的采访结束了,但是汪老师恳切的话语和对学生真挚的关爱之情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中。在此祝愿汪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心,桃李满天下。同样,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汪老师的建议在大学生活中坚定信念,实现目标,创造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