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有这样一群“身兼数职”的女教师、女辅导员、女志愿者,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但在学校封控管理号角吹响的那一刻,“她们”不约而同集结在一起,选择放下其他身份,成为最美巾帼战士,冲锋在校园抗疫一线,用美丽行动诠释了何为心怀家国,何为师之大者,何为时代新人。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
3月30日清晨,刘丽、张莉、王立娥、解希玲、李玉霞5位老师像平常一样,早早来到教室。7时许,紧急封控的指令划过校园;9时许,女辅导员蒋炜玮、乔婷、林祖筱潇奉命“逆行”返校……一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线上线下接力活动同实况展开……


“全员参与,内外联动,尽快战胜疫情!”外国语学院党委的号召刚刚发出的那一刻,一场帮助张莉老师孩子去医院复诊的爱心接力行动在单士坤、杨晶两位老师间紧锣密鼓地进行……。一句“大家守望相助,帮助校内老师解决困难是我们校外人员责无旁贷的”让大家瞬间“破防”。


(王姗姗老师) (刘纪红老师)


(杨敬娜老师) (韩芳老师)


(孙昶临老师) (王晓燕老师)

(赵蔚老师)
和学生在一起共克时艰
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蒋炜玮接到返校指令后,成为迅速返校、立即投身“疫”线的一名学工人。“学生们的思想动态怎么样?上网课效果怎么样?心理状况是否健康?哪些学生有急需的物品?”,她一点一滴、耐心梳理着学生们的各种情况。辅导员林祖筱潇化身“快递员”,为留校师生采购生活用品;辅导员乔婷成为“数据调研员”,每个班级的信息台账、核酸抽检证明、心理状况摸排绝不放过。同时化身“心理健康员”,像邻家姐姐一样与有需要的学生“煲电话粥”……

(疫情防控学生骨干线上会议)


(林祖筱潇老师) (乔婷老师)
志愿者的大肩膀
面对疫情,青年志愿者与同学们团结互助,共同守护校园安全。141名青年志愿者响应号召,迅速行动,开展维持秩序、信息摸排、健康上报、物资搬运、佩戴口罩提醒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200余小时,谱写了齐心协力、共筑“疫”线的新篇章。






(作者:杨卫强)
(审核:蒋炜玮)
(初审:郭玲)
(终审: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