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一年,我们迎来“十四五”开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持续深化“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引导我校青年学子于实践中感悟党的艰苦奋斗历程,助力新征程下的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共青团山东建筑大学委员会研究决定,2021年暑期将继续组织开展我校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
因上级通知文件还未下发,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更好的推进我校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开展,现下发《关于开展山东建筑大学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预通知》,待上级通知下发后,校团委将整合资料并正式下发《关于开展山东建筑大学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一、活动主题
“学习党史,不忘初心”
二、实践形式
分散实践:根据就近就便的原则,在学校或回家乡进行实践活动。分散实践由个人独立完成,实践过后需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字数不少于2000字。
集中实践:校团委统一协调,各实践团队要提前规划,早作准备,有目的性的开展实践活动,形成具有可利用价值的社会实践成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人数建议在15-20人左右,最低不少于10人,实践后需提交实践作品,形成字数不少于5000字的实践报告。
三、实践方向
(一)“讲好党史故事”专题方向
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团中央的部署及要求深入学习党史,开展党史宣讲、学习座谈、调查研究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2、重点围绕党和国家历史上发生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亲临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通过与事件经历者或者知晓者交流沟通等方式开展调研活动,体会老一辈革命人的历史使命。
(二)“聚力‘十四五’”专题方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通过线上或线下开展调研,深入基层,探寻“十四五”对生活的影响,呼吁更多人响应国家政策,共同建设美好中国。
(三)“助力乡村振兴”专题方向
聚焦乡村振兴现状,梳理乡村近年来的变化历程,通过查询资料、仔细研讨总结乡村振兴经验,结合专业特长、有效运用科学技术,开展农技培训推广、农业科普讲座、金融知识下乡、乡村规划引领、乡村文明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附件11)
(四)“建设美丽中国”专题方向
依托学院专业优势,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农村厕改、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专业技术指导等实践活动。
(五)“岗位实习磨练”专题方向
1、为进一步做好青年成长成才工作,深化团委“校地共建”及“返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推动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通过青鸟计划的实习实践岗位申请和大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岗位匹配,在充实岗位工作力量的同时,培养提高大学生工作认知能力。
2、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深入企业工厂,开展专业型岗位体验、非专业型岗位体验活动,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增长本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增强综合能力。
(六)“学术科技调研”专题方向
依托各学院专业优势,结合“互联网+”、“挑战杯”系列竞赛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的,通过开展广泛的调研,了解社会需求,为参加相关竞赛做好准备。以市场投资和社会效益为导向,结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学科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到相关企业、单位、部门开展多形式、多种类的科技创新实验、创业现状调查、创业实习实践等活动。
(七)“志愿服务社会”专题方向
1、围绕帮扶留守儿童以及农村贫困儿童等志愿服务项目,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开展亲情陪护、课业辅导、自护教育、兴趣拓展、敬老孝亲等形式的精准关爱志愿服务活动。
2、聚焦建设“希望小屋”,关爱贫困家庭孩子成长这一主题,针对贫困家庭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8至14岁儿童,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为主,多渠道吸纳、发挥力量,依托原有住房打造独立空间,进行规划、设计、装修,配备必要家具和学习生活用品,建成“希望小屋”。(附件10)
(八)“文化艺术普及”专题方向
重点依托我校各类学生艺术团队和文艺类学生社团,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开展艺术创作、惠民展演、全民阅读与文化普及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九)“新旧动能转换”专题方向
根据新旧动能转换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依据不同专业针对的优势领域,在山东省内主要围绕济南、青岛与烟台等重点发展地区,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展开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探索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为促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积极贡献,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十)“防范电信诈骗”专题方向
牢固树立以“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的工作理念,以“减少存量、控制增量”为重点,通过问卷走访的调研形式了解人们关于反诈骗知识的掌握度,切实提高防网络、电信诈骗的知晓率和普及率,在志愿服务、娱乐活动中融入以防诈骗为主题的教育形式,带动提高全社会的反诈骗意识,形成学校联动社会的防诈骗志愿者宣传队伍。
四、注意事项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院(部)要切实做好暑期社会实践策划宣传、实施监督、考评总结工作,结合各院(部)实际情况,制定社会实践工作方案,突出实践育人实效,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立足需求,讲求实效。要严格落实“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要求,加强前期调研,了解学生、基层需求,根据需求进行活动立项,选拔相关专业的青年学生组建团队,切实帮助服务地解决实际困难。在实践活动前,要加强培训,帮助青年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专业上、身体上做好准备。
(三)突出重点,加强宣传。注重社会实践过程和成果的宣传展示,做好典型选树和经验总结,展现我校学生奋发进取的时代风采以及文明奉献的精神风貌,实践过程中突出社会实践的标志,制作实践标志旗、佩戴红帽子、穿红马甲等,切实提升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实践标志旗、帽子、马甲模版见附件14)
(四)落实保障,确保安全。做好安全教育、风险防范以及实践活动的培训指导,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立项、实践到总结的全过程指导把关。为实践学生购买短期意外伤害保险,采用稳妥方式切实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并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
五、工作安排
团中央正式文件预计于6月上旬下发,这之前各院(部)需提前部署好相应工作,组建重点团队、成立宣传小组、做好动员工作、制定安全预案等,同时整理分散实践信息和集中实践团队信息。
(一)各学院成立暑期社会实践宣传小组,小组需有一名宣传负责人、一名简报审核老师及若干成员,合理分工负责学院重点团队的宣传投稿工作。各学院需填写暑期社会实践宣传团队统计表(附件9)。
(二)分散实践由各学院统筹管理,无需向校团委报备,各学院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组织开展分散实践,分散实践个人责任书模板如附件4、活动地接收证明模板如附件6。
(三)集中实践实践团队需填写立项申报书,由各学院实践负责人整理汇总并向校团委报备。
电子版报备材料:团队立项申报书(附件1)、团队信息汇总表(附件2)
纸质版报备材料:团委盖章后的立项申报书(附件1)、团委盖章后的信息汇总表(附件2)、集中实践团队守则及队员责任书(附件3)
实践结束后需上交活动接收地证明(附件6)。
(四)实践过程中可根据实践情况与实践地建立合作关系,《山东建筑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模板如附件7。
(五)材料上交时间截止到6月3日中午12:00,报送格式见示例文件包。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于 欣176 6010 6714
于志浩 156 2895 5320
负责人: 宋伶娟 0531-86361791
邮 箱:sjdshsj@163.com
附 件:1.《山东建筑大学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申报书》
2.《山东建筑大学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信息汇总表》
3.《山东建筑大学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集中实践团队守则及队员责任书》
4.《山东建筑大学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分散实践个人责任书》
5.《关于做好山东建筑大学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安全预案的意见》
6.《山东建筑大学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接收地证明》
7.《山东建筑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
8.《山东建筑大学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作品格式要求》
9.《山东建筑大学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宣传小组统计表》
10.《关于印发<“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实施意见>的通知》
11.《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12.《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
13.《银川市各县(市)区所辖村(社区)2021年暑期支教团队需求统计表》
14.《社会实践马甲、旗子、帽子模版》
共青团山东建筑大学委员会
2021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