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挑战杯丨做学生科技创新的引路人——徐淑波

时间:2021-04-21浏览:作者:共青团山东建筑大学委员会

徐淑波,男,1977年11月生,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教研室教授。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教学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委通讯评审专家。现从事3D打印、模具及新产品的开发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主持和主研完成6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任务,目前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收录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3件;完成六项科研成果鉴定或验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专利发明三等奖一项,厅级科研奖励五项,2018年中国创新挑战赛(浙江)一等奖。获聘济南市泉城众创空间创业导师、历城区政府科技顾问。指导学生获得两项互联网+省赛金奖,一项挑战杯国赛银奖、省赛金奖。

一、关注创新,科创引路促成长

坚持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以班级导师身份长期指导成型专业学生从事研究和创新;积极开展学生指导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教育规律,任学生导师以来对学生的学习、专业认知、考研升学、就业辅导、创新创业进行具体的指导。改变传统说教,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通过开班会、分组座谈和单独辅导学生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学习和专业认知进行教育,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使学生能够干一行爱一行,提高专业自信心,坚定从事专业的决心。考研升学和就业辅导同步进行,让学生们了解考研,也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或发展,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就业挑战,提前做好从学习到工作的心理转变。

在创新创业方面,将科创导师工作融入学生导师的工作中,利用多年的创业导师经验辅导学生,将教学与科研前沿相结合,将学生科创课题与从事专业前沿课题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努力探索相关科研知识。经过不断实践,他总结出一套经验,即一个优秀的科创项目团队,一般需要2-3年的培养和训练,第一年在指导班级过程中培养部分学生参与学校开放实验形成科创团队,在开放实验研究成果基础上申报省级、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通过系统的训练积累一定成果后,项目参加互联网+或挑战杯赛事获奖的机率会显著上升。指导科创团队是一个长期的人才培养过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学院的学生班级导师制度的指导下,他所带成型专业的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教导有方,辛勤劳动结硕果

多年来,徐淑波一直引导学生走向科研创新之路。他希望自己的教学理念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和传承,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帮助优秀学子通过科研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进入更高的学府深造。他立志做学生的科研引路人,一路走来,指导学生开放实验项目20余项,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2项,省级创新训练计划2项,多位学生发表了高水平科研论文,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指导学生获得2项山东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一项挑战杯省赛金奖,一项挑战杯国赛银奖。

   

 

科创引发了一系列联动效应,在他指导的本科生班级中,学生升学率超过30%;指导的历届学生里,多人攻读研究生、延续学术科研道路,即使是在企业一线工作的毕业生,也能注重思考和科研,主持企业多项技术改造成果,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涌现了大量优秀学子,其中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杨晓霞事迹获选刊登于《人民日报》,并在山东大学攻读研究生。

三、发挥科研优势,做实科创育人。

徐淑波表示,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过程中,也促进学生导师实现个人价值和追求。能有幸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看到学生辛勤的科研劳动结出硕果,是一位教师最大的幸福与满足。

(作者:共青团山东建筑大学委员会)

(初审:郭玲)

(终审:王鹏)

 

版权所有:共青团山东建筑大学委员会|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

电话: 0531-86361790 | Email:sjdyouth@163.com|技术支持:建大青年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