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和我的家乡》让我们在笑与泪中看到了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看到了特色乡村建设、看到了高知人才当起了扶贫干部、看到了返乡创业温情……
山东省的“青鸟计划”也全面启动,招才引智,引凤还巢,吸引众多学子返乡实习就业。我校团委积极响应,各学院勠力同心,学校工作专班和学院负责老师作为学生们的“青鸟管家”,更是用硬核的服务和柔性的关怀开展精细化链条式工作,广泛深入联系青年、助力青年,打造具有建大特色的“青鸟计划”。
土木工程学院
张宝亮,现任土木工程学院土木17级和建工18级毕业班辅导员,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士,负责学院就业工作。
建立专门的微信群,定期转发青鸟计划推送信息,帮助学生就业。根据学生情况,将未就业学生分成:继续考研、考公考编和期待择业三类,并针对性提出帮扶措施。通过以上措施确保“青鸟计划”落在实处,确有用处,带来好处,让学生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和实习岗位。

管理工程学院
王琰,25岁,中共党员,理学硕士,毕业于谢菲尔德大学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专业。2020年11月参加工作,目前在管理工程学院负责就业服务和专业实践工作。
寒假期间的青鸟计划,王琰组织实习合作部学生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专项通知群,确保相关信息落地,通过二次筛选岗位,实现点对点匹配。期间积极使用“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团委”公众号进行宣传,主动联系正在青鸟岗位实习的学生进行分享,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最终,管理工程学院有359人报名参与此次“青鸟计划”云招聘活动,多名管理学子与企业对接或成功投递简历,正等待与企业的后续洽谈。

热能工程学院
高红为,热能工程学院辅导员,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负责学生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工作。
围绕“青鸟计划”平台,助力学生实践就业。他在精准指导上下功夫,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及时提供实习就业咨询、岗位推荐、操作指南等服务,确保服务不落一人;他在跟踪调研上下功夫,实时掌握数据,为一对一帮扶指导获取第一手资料;他在建立困难档案上下功夫,整合各类资源,针对求职、面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化简流程方式,以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完成实习就业签约。他在实习就业工作方面,不断优化服务模块,为学生实习求职搭建稳定平台。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寻芬,市政与环境学院辅导员,负责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智慧团建)、第二课堂成绩单、科技创新、青鸟计划等工作。
“感谢‘青鸟计划’构建起了这样的一座桥梁,打通了大学专业学习和家乡建设的纽带。”寻芬在青鸟计划工作中,按照“两个一”工作思路,为环境学子更好地提供就业与实习服务,纾困解难。一是做好一团支部一摸排,实现一人一对策。一是专业包干负责,一专业一联络。通过“青鸟计划”平台,以学院青鸟工作联络员、团支部书记为依托,做到了“青鸟计划”信息全贯通、学生全覆盖。下一步,具体工作中会继续跟进面试、签约进展,开展就业政策解读等一站式服务,提供技能培训、创业辅导、实习实践等个性化支持,持续助力环境学子就业。

建筑城规学院
魏彬,男,硕士研究生,2012年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目前在建筑城规学院担任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就业工作。
青鸟计划以实习实践、高质量就业、校地合作和“双创”空间为四大支撑,是联系齐鲁学子纽带、服务招才引智窗口、汇集智力资源的重要依托,吸引青年学子和人才来鲁干事创业,推动“引凤还巢”。为深入贯彻落实团省委“青鸟计划”安排部署,助力建筑城规学院学子顺利就业,本人按照校团委相关要求,通过微信、QQ群进行广泛宣传,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山建海右传媒中心进行专题宣传,结合学校对各地市岗位资源的汇总整理,对目前学生所需实习岗位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有实习意向的同学进行精准对接,帮助学生和单位沟通联系面试实习事宜,确保有相关需求的学生对青鸟计划岗位资源充分了解,做到人岗精准对接。

艺术学院
陈雅晴,女,硕士研究生,2020年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现任艺术学院担任辅导员工作,主要负责学院17级带班工作、文创特色工作、学生创业工作以及宿舍公寓管理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团省委“青鸟计划”要求,辅导员陈雅晴广泛宣传,立即建立“青岛计划云招聘”微信群,发布青鸟计划公众号推送,传达青鸟计划资讯。信息整合,筛选岗位信息,汇总学生信息,解决学生问题。精准对接,将学生与岗位精准对接,线上报名,帮助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特色简历,突出个人优势,为学生求职创业提供便利,搭建稳定平台。

机电工程学院
刘思佳,女,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2019年9月工作以来,分管学院思想引领、基层团建、青鸟计划、校友会等工作。
为更好利用青鸟计划平台促进高质量就业,配合学院构建“团委-辅导员-学生干部-普通同学”四级通知网络,建立“机电工程学院青鸟计划专项工作群” ,上下联动,密集推介,持续关注利用“青鸟计划”参与实习实践同学情况,及时摸排学生未成功就业原因,真正激发学生实习就业热情,引领学院实习实践、就业创业的“青鸟潮流”。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赵明聪,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主要负责学院就业工作。
秉承对学生负责、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依托学生会、团支部,结合学生就业、社会实践工作,系统开展学院青鸟计划的宣传动员,助力信电学子实习就业。
一方面,开展学生骨干培训,通过学生骨干的带动作用让更多学生了解体验青鸟计划的重要意义和强大功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会、团支部等组织优势,召开青鸟计划专题会议,动员更多学生参与实习就业。通过学社联动,顺利帮助多名学生通过青鸟计划达成社会实践工作。

商学院
王展,中共党员,山东建筑大学商学院辅导员,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负责毕业生相关服务工作和就业指导课服务工作,以及学院全日制研究生各类第二课堂活动等。
为扎实推进“青鸟计划”实施,通过青鸟平台助力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归巢”,根据商学院的学科特色与就业特点,利用网络平台精准将就业信息筛选后推送给有就业需要的学生,重点跟进需帮扶的学生,建立“青鸟帮扶学生数据库”多形式提供就业指导,真正帮助其解决困难,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岳,教育学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现主要负责学院18级材料专业学生日常管理、党建及部分共青团工作,工作中秉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与学生相知相伴、同向同行。
青鸟计划活动中,主要负责青鸟计划的方案策划、通知下发、学生动员与摸排。与学生干部实时交流,了解学生的困惑与疑虑,分类对接不同年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以春风化雨的方式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需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王菲,女,汉族,中共党员,硕士就读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0年加入辅导员队伍,主要负责负责就业和应征入伍以及文体活动。对待学生,坚持润物细无声的德育理念,怀揣仁爱之心,欣赏、聆听、关注、促进班级每一位学生成长。
负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青鸟计划工作对接,分类转发学校下发的各地市岗位推文,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到青鸟计划活动中去,架起用人单位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真正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促成学生入选宁津县首批青鸟驿站站长人选,推动校地合作,形成青鸟计划共建合力。

理学院
王飞,男,理学院团委书记、学生科长,讲师,硕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方向毕业,负责学院青鸟计划工作及其他团学工作。
由于专业原因,理学院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王飞老师把管理与服务有效结合,推动“青鸟计划”落地生根。本次理学院参与活动共200余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激发活力。王老师通过校团委-院团委-团支部-学生的四级网格管理机制,建立理学院“青鸟计划”服务与管理制度。成立“青鸟计划”指导教师团队,并制作“青鸟计划”使用指南。展示实力。利用微信、QQ等云平台精准推送相关寒假实践实习岗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求职,真正发挥个人的实力与特长。凝聚合力。通过组建联络群、建立工作台账、电话随访等多种方式建立长效沟通交流机制,凝聚校地合力,扎实有效推进“青鸟计划”工作落到实处。

法学院
呼琦,中共党员,法律硕士,担任法学院辅导员,负责学院党团建设、社会实践、青鸟计划等工作。
围绕学校团委关于“青鸟计划”的相关要求,他建立了专项工作群,及时推送省内各地市“青鸟计划”相关信息,按照法学院学科特点对就业岗位进行筛选;进行了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了解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困难,提供“一对一”的定向帮扶,以团支部为单位,做好“青鸟计划”实习就业宣讲工作。

外国语学院
臧蓉蓉,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全面负责学院学团工作。作为学院团委书记和2017级毕业班辅导员,按照校团委要求,高度重视青鸟计划工作的创新开展与落实,促进学生就业实践。
一是精心组织,制定学院“青鸟计划”实施方案,通过微信、QQ、公众号等深入宣传“青鸟计划”,宣传相关活动和就业岗位,宣传典型事例,引领“青鸟潮流”。二是精细实施,充分了解学生就业实践的需求,建立149名毕业生就业意向信息数据库,掌握每名毕业生情况。三是精准指导,按照学院专业筛选36家外贸类、10家翻译类、120家教育类等就业单位,将就业岗位信息精准推送到每一名学生,建立一对一联系机机制。做好学生云招聘网上就业面试指导工作,共有7名学生参与青鸟计划就业实践。

交通工程学院
阚乐乐,女,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传播学专业,现任交通工程学院副科级辅导员兼轨道学生党支部书记。主要负责2018级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综合测评、科技竞赛、社会实践、青马班等工作。
在顶层设计上优化方法。立足“青鸟计划”定位,把工作前移和外扩,利用专题实践、青鸟案例等广泛发动低年级学生体验“青鸟计划”,前置“获得感”;借助校团委工作专班和学院共青团平台,参与校团委与临邑团县委校地合作,主动与滨州团市委及学院校友企业联络。在具体落实上结合实际。在“青鸟计划 就选山东”2021云招聘活动中,第一时间将岗位、推送等进行专业筛选和分类整理,就业岗创业岗由毕业生辅导员对接未就业群体,实习岗和部分适合创业岗推送给非毕业年级学生。此外,利用学院微信平台对相关内容再加工。在服务青年中关照需求。按照专班工作部署,设计面向学生、共青团和企业的问卷,对三方的供给和需求进行调研。主动与学生交流,按需帮扶,如鼓励返乡就业创业学生发挥专业和智力优势,在电商扶贫、基础教育等方面创造性地工作;对在政府事业单位实习学生,提供政策信息和考试建议等。

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常淋林,测绘地理信息学院辅导员,法学硕士,负责学生党建团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组织管理等工作。
在开展青鸟计划工作过程中,基于多重身份和学院小而精的特点,工作注重精准对接。一方面根据岗位推送筛选测绘地理信息相关岗位,另一方面及时更新《2017级就业考研信息表》,摸排未就业学生具体就业意向,提高工作的细致化、精准化和有效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彤彤,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主要负责学院三个年级研究生日常管理和部分党建工作。
为了让“青鸟计划”精准服务学生就业,该同志按照校团委有关“青鸟计划”工作安排,结合学院学生需求,按照专业、年级、地域进行精准定位、筛选、和跟进,确保人岗精准对接。另外通过学院公众号平台对“青鸟计划”进行积极宣传,引导青年学子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为家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共青团山东建筑大学委员会)
(初审:郭玲)
(终审: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