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头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动态 >> 专题头条 >> 正文

红色精神永流传(26)丨百人百篇·建大共青团致敬建党百年朗诵活动

时间:2021-04-17浏览:作者:刘雯祺

在喜迎建党100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共青团山东建筑大学委员会发起“红色精神咏流传”百人百篇·致敬建党100周年朗诵活动。

活动共选取了革命故事类、红色家书类、思想理论类、现代诗歌类、原创作品类等100篇作品以视频方式呈现。百篇作品由百名师生朗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传承党的红色基因。让我们回顾峥嵘诵初心,牢记使命共奋进,昂首走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

今日推出《人间正道是沧桑》。

百人百篇·致敬建党100周年

朗读展播

朗读者

张瑞冬,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201班本科生

朗读原文

人间正道是沧桑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是毛主席在1949年4月写下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当时,南京总统府已插上鲜艳的红旗,国民党虽然仍有势力在西南、华南盘踞,但已惶惶如丧家之犬,解放全大陆指日可待。可不久前,中国还被日寇占据着半壁江山,人民受着国内外双重压迫,苦不堪言。这么短的时间内,共产党究竟是如何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中国,我想,这是值得所有中国人深思的问题。

1937年,东三省已沦陷六年,华北也危在旦夕。此时我党在陕北站稳了脚跟,开始考虑抗日救国路线。国民党业已同意合作,而红军部队虽然减员,留下的却都是精锐,凭借熟悉的地形和良好的群众基础,足以和日军较量。日寇利在速决,而我党则要用游击战等法宝,把敌人钉死在华北,缓解正面战场的压力,用持久战把敌人拖垮。

战略上,我党已占先机。而八路军、新四军更是在党中央战略思想的领导下,把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平型关大捷、阳明堡夜袭是瞅准敌人骄纵大意,打其立足未稳。百团大战是识破敌人意图,打出全面开花。党的领导人在简陋的窑洞中运筹帷幄,著书立论,为英雄儿女指明了方向,历经沧桑的中国,终于战胜了帝国主义侵略者,重新挺起了脊梁。

1945年,刚刚打跑了日寇,国民党反动派就撕下伪装,露出了獠牙。国军开进华北和东北,不断挑起事端。毛主席沉着应对,毅然赴重庆与国民党周旋,舆论已倒向我党。1946年,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全面进攻解放区。而我党显然做好了准备,要让反动派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先是领导军队撤出延安,避敌锋芒,顶住了国军八个月的全面进攻。接着又趁国军重点进攻山东、陕北之际,挺进中原,扭转了战局天平。到了1948年的战略决战阶段,我党先后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彻底消灭了国军主力。解放军此时已势不可挡,只剩最后的任务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1949年10月1日,解放军正在南方痛击穷寇,蒋家王朝再也翻不起波浪。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从此屹立于东方。无数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换来了中华的独立,民族的解放。

历经沧桑巨变,人间重现正道;为有凌云壮志,日月亦换新天。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跟党走,要让神州大地重新焕发活力,要让世界看到新中国的辉煌。

(作者:刘雯祺)
(编辑:卢山)
(审核:杨亚希、蒋衍玺、徐磊)

版权所有:共青团山东建筑大学委员会|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

电话: 0531-86361790 | Email:sjdyouth@163.com|技术支持:建大青年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