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校长靳奉祥结合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的体会,代表学校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研究生教育的重大使命;二是坚持“四为”方针,正确把握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方向;三是总结经验不足,找准我校研究生教育的痛点难点;四是落实会议精神,全力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同时,靳奉祥校长联系我校实际,就“十四五”期间研究生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五点要求:一要加强基层党建,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二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三要完善学位授权体系,提升服务社会需求能力;四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研究生招生培养模式;五要严抓全过程监控,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这些都为我校今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会后,我校青年师生分别就靳校长的讲话畅谈心得体会。
山东省高校土木结构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陈云娟博士:
聆听靳校长关于研究生教育的讲话之后,我作为一名年轻的研究生导师,内心澎湃,深感责任和使命。现在跟大家分享几点体会:一是要厚植爱国情怀,坚持“四为”方针,提高政治站位。导师与研究生都要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才能催生无穷的研究动力,才能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二是要强化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有责任感的导师,能够摒弃不良风气的影响,为人师表,秉持初心与准则来正确引领研究生;有责任感的学生,能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把被动输入转化为主动吸收,努力创造更有价值的科技成果。三是立足本职诠释责任担当。正如靳校长所言,我们的教师和研究生还有巨大的潜力,既然选择了建大,就要亲建大、信建大、尊建大。只要我们心无旁骛,一定会开创学校研究生教育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赵晓翠:
靳校长在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除了要用好传统教学方法之外,还要不断改革创新培养方式,完善课程设计等。在充分发挥我们思政课教师专业教育背景下,通过深入挖掘提炼我校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要素,构建融“课程建设”“意识形态防护”和“协同机制”为一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体系,真正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行同向,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以及亲和力、针对性,努力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热能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办主任赫连雅馨:
作为研究生教学管理一线教师,在听取了靳校长在学校研究生教育会议上的讲话后,深感压力和机遇并存。靳校长讲话中提到的提升服务社会需求能力和创新研究生招生培养模式是今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作为教学管理人员要更新现代化的管理观念,管理育人,提高研究生培养要求;创建协同管理制度依托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提高学科建设贡献度。积极构建创新发展体系,培养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努力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深化学生在科研实践中的认知水平,严把学位授予质量,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
热能工程学院热工流体教研室青年教师朱相源博士:
通过聆听靳校长的讲话,我更加深入地领会了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精神,同时深切体会到肩负的光荣使命和责任。作为高校老师,在教书育人层面,应当时刻谨记育人先育德,不仅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厚植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催生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是文化自信的基石,深植爱国情怀才能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作为老师,更要以身作则,在科研学习中,脚踏实地,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学术诚信,勇于创新。将学生育为经世致用的掌舵人。同时作为建大一分子,在学校发展层面,深感责任重大。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一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在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危机感的同时,要始终同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与学校荣辱与共,共进退,保持思想和行动的统一,为学校发展尽心尽力。
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班辅导员,青年教师徐晓仪:
学校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为研究生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研究生辅导员,既感到鼓舞和振奋,更感到压力和责任。具体说来,有以下四点体会:一是提高站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结合学院学生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二是把好方向,坚持价值引领,探索“日常教育+主题教育”“线下教育+网络思政”新模式,将思政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三是建好育人平台,在宿舍、校园和社会实践中,发挥党员先锋、精品社团的模范引领作用。继续开展文明寝室、党员示范寝等先进集体创建和评选工作;重点打造研究生社团文化,推动研究生社团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四是凝聚育人合力,加强与研究生导师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专业和思想上的动态,借助既有导师队伍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以适应时代发展核心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苏蓓蓓博士: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除了自身要在业务能力、专业知识上过关、扎实,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要在道德、人格、能量、态度等各方面给学生树立榜样,真正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上下功夫,让学生能够看到这一理论思想的现实化、实践化,有方向、有力量地朝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战略事业,研究生培养上要理直气壮讲政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9级班长李广宁:
很荣幸作为土木工程学院的代表参加学校研究生教育会议,靳校长在讲话中关于“完善学位授权体系”的要求令我印象深刻。作为一名研究生,应该积极参与导师安排的实践课题,提升科研动手能力,把专业实践扎扎实实做好。毕业论文做到真题真做,后期能直接用到实践中,既能在做的科研过程中学到知识,提升科研能力,又能获得荣耀感,提升科研自信。我们广大研究生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传承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王介鲲:
学校此次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意义非凡,使我感受深刻。会上,靳校长认真剖析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些许不足,为我们今后的前进道路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勇于创新,切实拿出高质量、高水准的研究成果,不辜负国家、学校的培育之恩,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四为”方针,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到社会主义伟大的建设中。
管理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生会主席张康宁:
在即将进入2021年、迈入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之际,学校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靳校长发表重要讲话,传达了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总结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经验与不足,并代表学校提出了五点具体要求。
我认真学习了靳校长的讲话,对“坚持‘四为’方针,正确把握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方向”印象深刻。研究生会作为联系学校和广大研究生的桥梁和纽带,要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加强政治引领、聚焦主责主业,引领广大研究生忠于党和人民、树立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服务广大研究生培养创新精神、练就过硬本领。
建筑城规学院城乡规划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颖:
靳校长在讲话中提到,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当前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背景下,培养人才不仅要注重其专业能力,也要关注其价值取向。作为规划学子,我们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城乡建设上付出的关注和努力,懂得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我会在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敏锐地关注和探讨我国城市问题,为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美好人居环境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20级班长郭炳琦:
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际,学校召开这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意义重大。作为一名20级研究生,在这一关键时期更需要加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在研究生课程方面,既要抓理论,也要重实践,除了扎实了解并掌握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系统知识,还要通过参加导师的项目实践提升自我,培养从事学科工作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服务国家为导向,创新创优,才有可能在专业领域寻求突破,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牛景瑞:
学校研究生教育会议重点突出、精准发力,相信一定能够推动研究生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名理工科研究生,现在更清楚地认识到了,提升学术能力仅靠一台电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实践探索,拍脑门空想无法得出实验数据,唯有实践出真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研究生,必须坚持在实践中锤炼自己,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为把我校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法学院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尚琛琛:
12月24日,靳校长在我校研究生教育会议讲话中提到“学术成果偏弱,科研贡献度偏低,拔尖学生偏少”这一问题,我认为学校在认清短板的基础上,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作为法学院的第一届研究生,记得开学第一堂课,老师就告诉我们要遵循学术道德和规范,写论文重质量不重数量。学院也一直很重视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无论在导师指导、学术讲座还是实践实习都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帮助。所以,也号召广大研究生同学,首先应该做到遵循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不做假不注水;其次要珍惜学校提供的机会和平台,多读书、勤思考、多与老师交流,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初审 郭玲
终审 王鹏
作者 建大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