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情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动态 >> 团情新闻 >> 正文

2020-2022“挑战杯”历程回顾丨一路挑战 一路生花

时间:2022-07-07浏览:作者:

2022年6月9日,第十三届“挑战杯”建设银行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圆满结束,我校十支队伍厚积薄发,取得2金3银9铜的优异成绩,其中两支金奖参赛队伍成功晋级国赛,同时,我校还捧得了优胜杯和优秀组织奖。

198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第一届“挑战杯”类竞赛成功举行,诸多杰出人物、作品从中走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热潮迭起,被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奥林匹克”盛会。此后“挑战杯”竞赛化身青年学子实现科创梦想的华丽舞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校也积极参与其中屡获殊荣在学校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逐渐走向成熟。31年后第十二届“挑战杯”,华夏天信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来到山东,在31届的沉潜、观察、学习、与进步之后,我校一举带领11件参赛作品冲入省赛。其中4件作品最终入围国赛,在之后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建设银行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更是填补了我校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然科学论文类项目入围国赛方面的空白。今年我校再出征,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建设银行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展现出非凡的实力,前程似锦。

2020年6月7日,第十二届“挑战杯”华夏天信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举行,我校共获奖项15项,其中省级金奖4项,省级银奖5项,省级铜奖6项。

参赛成员答辩现场

参赛团队合影留念

指导老师与参赛团队合影

参赛团队与校领导合影

2020年11月28日,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在东北林业大学举行。我校共获奖项3项,其中国家级银奖2项,国家级铜奖1项。由徐淑波、任国成、邹仲平老师带领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D打印人体骨骼种植可再生的修复材料团队获得国家级银奖,由王海峰、臧蓉蓉老师带领的外国语学院译路筑梦——国际建筑工程语言解决方案提供商团队获得国家级银奖;由陈淑芬、卜德龙、马晓兰老师带领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共建绿色家园——农村污水生态化处理之路团队获得国家级铜奖。

“3D打印人体骨骼种植可再生的修复材料”团队师生与团委老师合影

“译路筑梦——国际建筑工程语言解决方案提供商”团队师生与团委老师合影

“共建绿色家园——农村污水生态化处理之路”团队师生与团委老师合影

2021年5月16日,第十七届“挑战杯”·建设银行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落下帷幕,我校共获奖项12项,其中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6项,省级三等奖2项。

省决赛答辩团队及指导老师合影

省特等奖未知非线性系统有限时间动态预设性能自适应跟踪控制团队答辩学生

省一等奖“膝”望之光-3D打印半月板的复合生物陶瓷修复材料团队答辩学生

省一等奖基于居民视角的老旧小区改造试点项目使用后评价与定级标准更新研究—以山东省为例团队指导老师与答辩学生

省一等奖老携幼情相宜——隔代抚养现象下居住小区公共空间老幼复合适宜性研究团队指导老师与答辩学生

由刘存根、李嘉麒、侯振华老师带领的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未知非线性系统有限时间动态预设性能自适应跟踪控制团队获省特等奖。

青春无尽头,挑战无极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作为中国大学生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挑战杯在涵育青年科学精神、接受科学启蒙、发掘科创热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校将持续推进“挑战杯”竞赛的组织动员工作,激发青年为解决国家科技难题而拼搏、开拓、奋进的热血与激情,完善科创项目孵化体系构建,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以“挑战杯”为引,带领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进。

编审/ 刘琳

初审/ 杨菁

终审/ 王鹏

版权所有:共青团山东建筑大学委员会|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

电话: 0531-86361790 | Email:sjdyouth@163.com|技术支持:建大青年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