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我校学生会组织在学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以党史学习教育和新时代学联学生会改革为契机,以“我为同学做件事”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学生权益服务工作双融双促,把服务同学发展和助力学校建设高度统一起来,形成了一批做地实、叫地响的服务项目,为建大青年的大学生活注入活力。
一、在服务同学的工作机制上下足功夫
立足建大学生权益服务工作实际,学生会组织通过构建服务于“学生”“学生组织”“校职部门”三个主体的工作体系,完善信息收集、获取、传达、反馈四个工作过程来梳理权益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学生权益服务“多级联动”工作机制,为后续学生权益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清晰思路。

“两个明确”推动学生权益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明确学生会组织作为解决学生权益问题推动者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学生会桥梁纽带作用,打通作为需求主体的学生和作为落实主体的学校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明确学生权益服务的工作实质就是将三个主体同四个信息传递过程进行有效结合,以此来推动学生权益问题的解决。学生会组织在构建学生权益服务多级联动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两个明确”系统梳理了学生权益服务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关键点和薄弱点,为学生权益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举措。







二、在解决同学“急难愁盼”的“大事”上下足功夫
建大学生会组织在团委的指导下,先后邀请学生工作处、后勤管理处、安全管理处等同学生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承办了2次“我与处长面对面”座谈会。利用“校-院-班”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以提案大赛、调查问卷、意见箱等形式收集广大同学意见建议5051份,其中有效意见建议3954份,涉及28个方面,汇总了79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普遍性的问题。与会98名学生代表结合提案和自身实际畅所欲言,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就与会学生代表反映的学生培养、公寓服务、校园环境等问题给予了现场反馈并提出解决措施,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的相关问题校团委形成问题清单后及时转接给7个职能部门,助力问题解决。

会后校学生会组织持续关注有关问题的落实情况,以2次商家座谈(快递、摆渡车)、3次实地参观(餐厅、供暖中心、中水站)进行跟进调研,以10期权益简报将落实进度及结果反馈给广大同学。

三、在聚焦同学“东找西问”的“难事”上下足功夫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建大学生会组织发现,学生对学校职能部门职责认识模糊、所需服务信息了解片面、导致办理相关业务时无从下手。校学生会组织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需,组织编写了《我校学生权益服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共分为学生权益服务工作机制、生活篇、教育篇、卡证篇、竞赛篇、安全篇6个篇章,涉及学校11个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内容,共计37大项权益服务项目,总计27000余字,详细介绍了与学生们学习、科研及生活相关的服务信息、教育管理信息及问题反馈途径。经相关职能部门核实和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后由校团委正式印制发行。一经发行便凭借其全面性、指导性、便利性获得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四、在搭建师生线上服务平台上下足功夫
为使学生权益服务工作机制落到实处、深入到同学心里,考虑到我校“智慧建大”App使用的广泛性、高频性、便捷性特点,校学生会组织与学校信息化发展与研究中心合作,在“智慧建大”APP上线了“泉心权益”线上服务平台。打造了“建大通”、“权益反馈”、“权益服务指南”、“权益直通车”、“权益简报”5个特色服务项目,解决广大同学获取权益服务信息困难及解决时间长的痛点、难点。

我校正着力打造依托信息化发展与研究中心的最新技术所建的智能语音问答平台“建大通”,广大师生只需在人机交互界面的输入栏输入关键词或问题即可获得相关信息。目前学校相关职能处室正在将部门相关服务纳入“建大通”中,平台最终目标是实现“一个平台通建大”的实用性效果,在服务学校工作方面做出独特贡献。

(作者:共青团山东建筑大学委员会)
(初审:杨菁)
(终审: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