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中国的根脉,是国家大厦的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报告中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将乡村振兴落到实处。2022年迎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为全面回顾建团100周年以来走过的光辉历程,激励广大团员和青年努力奋斗,探寻乡村的振兴过程与发展面貌,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团支部建设与发展中心的志愿者们于1月7日来到了有着深厚历史基础的美丽古村落——山西街进行实践活动。

进入山西街,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的石砖房,村支书热情招待了团队成员,并带领大家进行参观学习,这里处处蕴藏着魅力,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初步发展。

首先看到的是山西街的独特酒店,这所建在村落中的酒店有着它独有的风味,屋内大厅中细致的描述了山西街自古的演变过程,别致的院落、独特的石砖纹路、一层层的瓦片叠加在一起,设计师们将自己的创意发挥到了极致,使我们看到了国家振兴乡村的扶持决心。


随后,村支书又带领成员们看到了“山楂树之恋"等多种多样风格的建筑,使大家纷纷感叹着艺术的魅力。最后,村支书为大家展示了填补瓷器的手艺活,只见他手拿钻空工具,熟练的在瓷器上钻着一个又一个的空洞,再将填补的钢钉嵌入其中,便完美的将瓷器拼接在了一起,大家都叹为观止。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会去做这样一件事情了,这些非遗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淡漠,但总还是会有人默默守护着他们,默默的延续下去。

在大汶口遗址及博物馆里,摆放着在那个时期的瓷器工具等,让成员们感受到了大汶口的演变。大家跟随讲解员进入了大汶口文化艺术品馆,讲解员的声音温柔细腻,将大汶口的历史由来、足迹变迁都娓娓道来,使大家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好似身临此处,感受着时代的变迁。艺术馆外是遗址公园,有水的地方便有文明,望着广阔的大汶河,好似了解了江山如此多娇的含义。没有哪个英雄可以拒绝这片土地,而我们,是这片土地之前的观望者,希望之后,可以成为它的参与者。行程最后,团队成员参观了有名的壁画村,一副又一副的墙绘栩栩如生,好似点亮了整个村落。

乡村振兴离不开历史的铺垫与文化的底蕴,乡村振兴很有很长的一段路要去走,只有真正的深入其中,才能真正的做好这件事。2022年是建团一百周年,此次实践,艺术学院学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洗礼,作为团员青年,要继承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和拼搏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奋斗,加强党史和团史的学习,为乡村振兴奉献青年力量。
(作者:艺术学院团支部)
(初审:郭玲)
(终审: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