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州,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174班班长。曾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学院社会实践中心主任。四年里带领团队获全国“千校千项”优秀团队案例、山东省大学生“三下乡”优秀服务团队等荣誉7项,本人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一星级等国家级奖励2项,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山东赛区一等奖等省级奖励13项,十大自强不息优秀学生等校级奖励25项。




一、践行志愿 积极奉献
2017年9月,该同学成为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一名普通学生,随后他便加入机电工程学院社会实践中心,踏入了志愿者的行列,自此正式开始了志愿服务生涯。
作为一名志愿者,奉献自己的力量、身体力行地服务社会,是他一直以来的志愿服务理念。该同学始终坚持立足岗位,服务社会,无私奉献,在服务同学,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懂得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不仅仅是一种志愿服务精神,同时它也代表的是青年志愿者的形象与行动指南,他始终认为志愿者在献出爱心的同时得到的是帮助他人的满足和幸福,得到的是无限的快乐与感动。志愿者,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称号,而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二、奉献爱心 无怨无悔
(一)大手拉小手,共筑同心圆
出身农村的他更加了解农村儿童的需要,更加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从步入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开始,该同学便主动的跟随我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学校,给留守儿童送去温暖,缓解当地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大二暑假期间,他主动申请带队,前往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心服务与权益保护示范单位——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杨柳镇杨家沙沟村进行支教与调研等活动,他的服务态度与精神得到了当地村民和志愿服务组织的高度认可,并且带领团队荣获全国“千校千项”优秀实践团队案例、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荣誉,他本人也荣获山东省“三下乡”优秀学生以及当地志愿服务组织的通报表扬。

在他看来,也许他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也许在别人眼中他的行为是可笑的,但是,他认为:当听见孩子们那一声声“哥哥”,那一句“你们什么时候还会来呢”;当看到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听到他们口中的那一句句“谢谢你们”,他便感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二)齐献热血显爱心
身为学院志愿服务团体的一员,他积极发动全校师生参与无偿献血公益事业,带领团队积极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无偿献血工作,学校师生对于无偿献血的知晓率高达90%,并且2019年我校献血量均位居驻济高校第一,连续两年带领学院荣获山东省无偿献血“优秀组织单位”的荣誉,带领志愿服务团体荣获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的荣誉,并且该同学也连续两年荣获山东省血液中心荣誉表彰。
当献血车前排起长长的队伍,当献血表由一沓变成一张的时候,他早已忘记了和同伴们每晚挨个教室宣传时的辛苦,早已忘记了济南冬日的寒冷,剩下的只有喜悦与兴奋。

(三)传承美德,尊老敬老
自从步入大学后,每个学期他都会有3-4次带领团队前往学校附近的敬老院去帮助那里的孤寡老人,当由最初老人们对他的陌生渐渐的通过他的爱心与热情换来了老人们的微笑以及那一句句“孩子你又来啦,今天没课吧”、“来孩子你帮我......”等等那种家人般的交谈时,他感觉这就是志愿服务的收获。

三、路在脚下 梦在远方
从服务学校师生到服务医院病患,从关爱留守儿童到关心孤寡老人,从普及农村防诈骗到宣讲禁毒防艾,从创城志愿服务到春运义务引导,从组织无偿献血到助力乡村振兴再到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等,该同学共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荣获“山东省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山东省无偿献血通报表扬”“山东省三下乡优秀学生”、“山东省三下乡·千村行动通报表扬”“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优秀志愿者”“小荷公益支教优秀志愿者”“校社会实践优秀学生”等校内外志愿服务通报表彰20余次。
面对未来他希望自己的人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凡经历过的,必将留下足迹,虽然并不一定掷地有声,但却是他心中永远回荡的记忆。未来的路上仍会有荆棘,但他将会永远热爱志愿服务工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续写青春的华丽篇章。
(作者:李汉洲)
(初审:郭 玲)
(终审:王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