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情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动态 >> 团情新闻 >> 正文

扶贫故事——建大脱贫攻坚人之刘洪冰老师

时间:2021-03-05浏览:作者:刘洪冰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起了全省各界青年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

在扶贫减贫的奋斗之路上,也伴随着建大人的身影。他们将脱贫攻坚记在心里、扛在肩上,勤于思考,刻苦研学,燃烧着属于自己的青春之火,撰写着属于建大人的脱贫篇章。刘洪冰老师,就是众多建大脱贫攻坚人中的一员。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脱贫攻坚路上的刘洪冰老师,聆听他的扶贫故事。

建大脱贫攻坚人刘洪冰:

作为山东建筑大学的一名普通干部,我曾先后两次到农村服务,2017年2月—2019年3月担任省派菏泽市成武县九女集镇智楼村第一书记,2019年7月至今,作为省派禹城市乡村振兴服务队的一员,在禹城市辛寨镇景庄村开展帮扶工作。

担任第一书记的两年帮扶期间,我为服务村共协调争取各种项目资金1291.46万元,实施帮扶项目30个,开展联村联户公益活动22余项。多重扶贫措施全方位覆盖贫困户,服务村人均增收2000元,集体增收15.5万元,脱贫率达99%。2018年,县妇联、文明办等联合评选出智楼村“最美家庭”6户,同年,智楼村被授予“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村”。

有了第一书记帮扶经验,我把贫困村工作敬业精神和优良作风带到乡村振兴服务中,不怕苦,不怕累,发扬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敬业奉献,在帮扶岗位上用真情扛起责任。我和村两委创新工作模式,优化组织架构,建章立制有效防范风险,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期间,我和村两委成员多次与村民开会研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积极推动推进村党支部带领创办合作社,实现流转土地150多亩,入股村民33户,遵照两季种植收益,按每亩地分红1000元,共计分红7.1万多元。通过对接禹城农商银行联合省农担禹城办事处,依托“强村贷”优惠政策,将助农、惠农政策落到服务村,实现了德州市首个15万元“强村贷”的一次办结,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为调整传统种植模式,攻克传统经济发展问题,我和村干部到先进乡镇企业学习,对流转的150亩土地集体经营,大规模种植玉米粮食作物,抓好养牛场青贮饲料储备工作的契机,按每亩1000元收购价青贮玉米,推动了景庄村合作社玉米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为创新帮扶村集体经济新增长点,率先有序地实施土地流转、集体经营,以村企合作模式提升壮大村集体经济,帮扶政策投资900000元用于车间建设,建设钢结构厂房面积2945平方米,企业连续20年支付给村集体车间租赁费用80000元,为村集体收入带来了持续性收益。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解决改善了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乡村宜居发展遇到的困难,为服务村景庄提供编制规划设计服务。利用高标准农田项目新建“设施农业特色村、文明村、生态村”,项目涉及帮扶村650多亩配套设施,推动调整农业结构复合型多元化发展。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克服困难投身于服务村的战疫一线,捐款1000元支持辛寨镇疫情防控工作。了解到服务村村民采买生活用品出现难题,我紧急联系了120斤馒头送到村中。帮助村镇联系购置防护口罩、生活用品物资等,慰问困难户和老党员86户,同服务村齐心合力共抗疫情。

不论是在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中,还是乡村振兴服务中,我始终担当作为,扛起社会责任,维护学校形象,赢得帮扶村信任,不断创新攻坚,用实际行动谱写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我于2019年被山东省选派第一书记办公室工作领导小组表彰为表现突出“第一书记”、2020年被授予山东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个人嘉奖荣誉称号。

“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作为无数脱贫攻坚队伍中的一员,我倍感荣耀。新形势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紧盯帮扶任务,压实责任,集中优势资源,创新工作模式,优化组织架构,推动帮扶村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做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用实际行动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再贡献力量。



(作者:刘洪冰)

(初审:郭 玲)

(终审:王 鹏)


版权所有:共青团山东建筑大学委员会|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

电话: 0531-86361790 | Email:sjdyouth@163.com|技术支持:建大青年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