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皂角树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皂角树下 > 正文
声音博物馆|寻找,70年记忆中的声音
信息来源:艺术学院      作者:吴珊     日期:2019-11-11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只有最真实的声音

才能打动记忆和我们


晴朗的天空下的鸽哨声

雨天雨点在水面的滴落声

走街串巷的小贩叫卖声

旧时光中妈妈的呼唤声

开国大典上毛主席的声音

深夜申奥成功时全国人民的欢呼声

······


70年,那些渐渐被淡忘了的声音,那些声音背后映射的时代发展与个体记忆的情景,今天我们通过声音博物馆一起寻找······


每个人都是声音的记录者,也是祖国发展的亲历者。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山东建筑大学皂角树下文化创意中心精心打造首座声音博物馆。声音博物馆以“流动的时光,行进的中国”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的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活动将时代记忆与个体记忆建立联接,将70年大事件用声音和电波的形式进行呈现,唤醒“70年,留在历史记忆中的声音”。用声音讲述“我和祖国”的故事,让声音散发出时代的魅力,以声音之名,为祖国献声。


大千世界,万物有声。

当黎明携着第一束光洒向大地,世界都喧嚣起来,开始诉说声音的故事,人声、雨声、鸟鸣声,声声入耳。


声音博物馆——以声音之名,为祖国献声。


听见,自然之声


     

     


“淅沥淅沥”

小时候,最爱坐在门廊下听雨,雨裹挟着风和潮湿的空气袭来,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奏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

这,便是自然的声音吧。


听见,人文之声


"哒哒哒哒……"

旧式缝纫机是那个年代的记忆,是服装厂的统一标配,是你脑海中妈妈的声音。

一下一下,一踏一踏,节奏分明的声音凝结在空气中,从记忆中袭来的是带有补丁的军装,那声音模糊了岁月,清晰了惦念。

这是母亲记录的声音。



"马兰花,马兰花,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跳皮筋是几代人儿时最爱的游戏,那时没有ipad,没有网游,有的只是小伙伴们放学凑在一起,用一根长长的皮筋连起一串欢声笑语和最珍贵的童年回忆。

这是童年的声音。


听见,时代之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歌声嘹亮,红旗飘扬,第一次唱起的国歌的时候,那是每个人在记录着自己与祖国的故事。

那是每个国人的光,亦是每个国人的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开国大典上,毛主席的这句话至今仍让听者忍不住泪湿眼眶。



第一颗核武器的爆炸声,是大批科研人员们在记录祖国的声音,记录祖国的强大,记录那一声来之不易的“轰隆”。



第一枚金牌获得时的欢呼声,是运动员在记录祖国的声音,记录祖国的荣誉,记录奋力拼搏夺冠的喜悦。



第一次申奥成功,举国沸腾、欢呼,这是每个人与祖国的声音,记录祖国的繁荣复兴,记录自己的欢喜。



每个人都是声音的记录者,记录自己与祖国的故事。

当国旗照常升起,抬头仰望着那抹耀眼的红,你是否也想起了你与祖国发生的故事,想起了你为祖国记录的声音?



活动流程

1.征集阶段

2019年10月1日—2019年10月8日

欢迎你在假期里,随时记录下祖辈、父辈、自己和祖国的故事(录音或文字形式)。

2.收集阶段

2019年10月10日—2019年10月13日

欢迎你带着你记录的声音故事来到映雪长廊(到场有惊喜),用声音来记录你心目中的祖国,将声音保存在声音博物馆中,让记忆永留心间。

3.进阶阶段

2019年10月31日

我们从收集作品中选取优秀声音故事,邀请幸运同学参加声音博物馆线下分享会,现场分享自己的声音故事(并有证书和精美文创产品相送)。


每一种声音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故事,每一种的声音都是记忆的地标,每个你与祖国的声音都是你与祖国的记忆的见证。

我们在聆听,你有故事吗?


      审稿:吴珊

      编审:周莹

      终审:倪文豪




Copyright 2009-2025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250101 联系电话:0531-86361827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