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方方面面都还要芝麻开花节节高。为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盘活山东乡村振兴新产业,2022年1月8日-2月1日,山东建筑大学丹心织梦青年团以“探索乡村振兴新产业,我为家乡来代言”为主题,开展聚焦乡村振兴的寻访实践活动,并将实践所得,应用到家乡乡村振兴的新探索中,为家乡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01 寻访特色村庄,探索乡村产业振兴新方式
1月8日丹心织梦青年团怀揣赤忱之心深入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椿树沟进行社会实践,去听、去看、去感受人民的心声,调研其靠煎饼助力乡村振兴成功的经验,以己微薄之力去助乡村振兴,端着责任、担当、无畏、使命,逐光前行。
丹心织梦青年团来到此处便被椿树沟的变化之大震惊了。几年前的贫困村落变成了一块充满致富气息的沃土。同学们采访当地村民,了解这几年的乡村变化。并且分为三组学习村民们致富之宝‘煎饼’的制作方式。一组上山拾柴木供烧水生炉之用,一组观摩奶奶制作煎饼的手法与过程,一组推磨玉米和地瓜片打成糊糊状,为烙饼的原材料。同学们通过亲身参与煎饼制作,体会传统美食的制作流程,在行动中感悟了实践精神的可贵之处。


左图为丹心织梦青年团成员在尝试烙煎饼,右图为成员们在推磨。
1月9日,同学们回到酒店,对本次社会实践进行总结,最终决定以纪录片的形式将这次实践展现给大家,希望能够给大众带来启发,为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盘活山东乡村振兴新产业付出微末之力。
“人家以撒嘛东西,俺们没想到靠煎饼翻了身,莫想到啊。”
纪录片展示了椿树沟村民们面含笑容、眼含希望、心怀期待,向我们讲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纯朴厚实的语言下,透漏出对未来的憧憬与期盼。村民们靠着传统美食煎饼、炸鸡等,奏响了“兴业、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号角。
通过本次对椿树沟的实地调研,整合出以下几点成功经验:
一、 对本地特色资源进行利用。
二、 给予本地特色资源以文化蕴意。
三、 因地制宜、区域分工的设计方案。
四、 改善民生福祉,焕发生活新姿态。
02 我为家乡代言,共筑美丽山东产业新兴旺
1月10日丹心织梦青年团离开蒙阴县完成社会实践。同学们对此次社会实践颇有感慨,每人回到家乡后自主进行本地乡村振兴调研,并整合制作成宣传册。宣传册不仅囊括了立足于实际的山东特产,同时还与山东各个地市的历史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也有其精神文化的存在,这便是宣传册制作的精髓。





宣传册总共40多页,每个城市都有其具有特色的美食。有了此次椿树沟调研实践经验,我们分区域、分模块,了解山东大省,再根据每位成员的家乡进行分配,进行了对家乡特产的调查,包括家乡的介绍,特产的历史、做法步骤、功效,以及现有规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借鉴椿树沟乡村振兴成功经验,结合家乡实际情况,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我们,丹心织梦青年团们,站在齐鲁大地的各个方向,为家乡代言,为美丽山东代言!
03 胸怀振兴担当,肩负齐鲁青年职责新方向
彰共享之义,续砥砺同行。能做的不只是村民、公司、国家,还有正处于风华正茂、为国效力的青年。齐鲁青年应胸怀乡村振兴之担当,明确职责新方向。

丹心织梦青年团进行本次社会实践,一为宣传椿树沟乡村振兴成功的经验,二为筑巢引凤,呼吁更多青年投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三为培育青年实践意识,关心国家大事,勇担时代使命。新时代的青年就应为国家的发展继往开来,逐光前行。
审核:吴珊
编审:周莹
终审:倪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