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下午2:30,一场题为《从“三转一响”博物馆,看“中国制造”里的文化传承》的学术讲座在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一楼美剧场举行。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淄博三转一响博物馆馆长张维杰担任主讲人,与现场百余名师生共同开启了一场穿越新中国工业文明的精神之旅。
面对在场众多“05”后学生,张维杰详细介绍了“三转一响”的概念——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并将其比喻为“新中国轻工业、电子工业与人民生活变迁的函数”。本次讲座通过口述历史、实物故事与时代精神的多维解读,展现了中国轻工业发展的文化基因与当代价值。张维杰结合多年研究成果,生动解析了这些物件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技术价值与文化意义,强调它们不仅是家庭生活的“四大件”,更是中国工业从追赶到自主创新的时代见证。讲座最后,张维杰以习近平主席的话为结语“我们的成就和成功经验是党和人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基础。”
由磊明教授在点评中谈到:张维杰馆长以守护工业文明的情怀,几十年深耕不辍,用心、用情将散落民间的“三转一响”编织成一部可触摸的新中国轻工业史诗。这些老物件,为我们了解技术、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提供了鲜活样本。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在掌声中落幕,“三转一响”的每道齿轮都镌刻着自力更生的精神印记,这些“老物件”是我们读懂中国制造的生动教材。
编辑:牟天
初审:王志远
终审:盛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