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专业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专业建设 > 正文
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来源:      作者:艺术学院     日期:2023-11-02     浏览次数:

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205

(专业英文名称:Industrial Design

一、培养目标

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全面助力推动工业设计发展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工业设计人才,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产品规划、相关材料、制造工艺,成本及市场运作的全流程知识体系。突出培养设计创新思维和设计综合能力;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团队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为企事业单位、科学研究机构、专业设计公司的工业产品创新、相关服务模式构建、交互设计、视觉展示等的开发、研究、策划、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应用型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思想方面: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和社会适应能力;视野开阔,具备探索和创新精神。

2. 业务方面: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创新思维的素质,受到工程技术与艺术审美方面的双重训练,培养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材料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设计上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心理、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设计管理等基础知识等;具有将这些知识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的基本能力。

3)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审美鉴赏以及计算机和外语应用等较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3. 体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4. 劳育方面: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有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5. 美育方面: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具备感受美、鉴别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培养标准的实现矩阵

1. 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身体和心理素质、进取和创新精神以及团队意识等方面。

2. 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和组织管理等能力。

3. 知识结构:主要包括针对能力要求应当掌握的人文知识、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

培养标准的实现矩阵

培养标准

实现途径

综合素质

良好的思想品质

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

较好的心理素质

课程: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与实践、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等

积极进取并有创新精神及团队意识

课程:创新创业基础;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

专业能力

产品造型能力

课程:素描、基础构成、产品形态设计、产品结构设计等

产品表现能力

课程:色彩基础、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产品设计能力

课程:工业设计初步、产品系统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数据可视化设计、智能产品技术基础等

产品创新能力

课程:产品创新设计、产品设计开发课程及各类相关课程设计等

知识结构

人文知识

课程:中国艺术设计史、世界现代设计简史、艺术史等

基础知识

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设计概论、机械设计基础、造型材料与工艺等

专业基础知识

主要是包含设计的理论及技能基础知识,设置课程: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设计、模型制作与设计、设计调研、产品结构设计等

专业知识

主要包含设计类课程,设置课程:工业设计初步、产品形态设计、产品系统设计、产品创新设计、产品设计开发等

四、主干学科

设计学,机械

五、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基础构成、设计表现技法、设计概论、机械设计基础、智能产品技术基础、模型设计与制作、工业设计初步、人机工程设计、设计心理学、产品结构设计、产品设计开发、产品创新设计、设计管理等课程。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智能制造综合训练B、艺术采风、模型制作实习、文化考察与设计、设计专题、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七、学制

基本学制为四年。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九、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比例

1.课程总学时2412学时(131.5学分),其中必修课1756学时(94学分),占72.8%71.5%);选修课656学时(37.5学分),占27.2%28.5%)。理论教学课程2108学时(117学分),实践教学课程304学时(17学分)。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49.5学分,其中第二课堂和创新实践2学分。

3.本专业总学分181学分,其中实践教学学分66.5,占比36.7%

十、毕业标准与要求

1.达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培养目标;

2.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十一、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见附表

十二、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见附表

十三、专业各学期学时分配表

学期

学时

类别

总计

课程教学环节

必修

336

328

360

280

128

96

48




1576

选修

0

0

0

128

96

96

48




368

其它

168

160

128

80

112

104

112




864

实践教学环节周数

3

3

2

1

6

6

6

16



43

说明:课程填学时,实践填周数,其它包括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必须课。

十四、专业学时学分结构表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学时数

学分数(按实际学分)

百分比(%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600

31

72.8%

71.5%

学科基础必修课

512

28

专业基础必修课

192

10.5

专业必修课

272

14.5

素质拓展必修课

180

10

选修课

专业限定选修课

368

19.5

27.2%

28.5%

专业任选课

160

10

公共选修课

128

8

小计

2412

131.5


集中实践教学模块

49.5

合计

181

毕业需达到的最低学分数

181

注:百分比是指该类课程占课程总学时数百分比


Copyright 2009-2025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250101 联系电话:0531-86361827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