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建筑行业关键技术需求,立足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需求,聚焦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在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解决了一系列智能建筑领域基础问题和技术难题。
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提出了系列面向建筑智能化的创新性理论与方法,主要标志性工作包括:
1) 解决了环境波动、用能随机、需求多变等复杂环境下的建筑运行数据智能分析与深度应用等难题。相关成果在IEEE汇刊、Energy、Energy and Buildings等权威刊物SCI一区论文2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5篇,支撑1人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论文被引用12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130次,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与广泛关注,特别是,IEEE Life Fellow、模糊系统理论奠基人、美国南加州大学的Mendel教授称赞我们在智能集成建模相关论文中所提出的二型模糊方法在理论分析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2) 突破了系列面向智慧建筑与城市的高效机器学习方法,在混凝土缺陷检测、智慧工地管理、新能源发电装置运维等方面获得了成功应用。相关成果构建了含有10000余张图像的混凝土缺陷数据集,在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Big Data等刊物上发表高质量SCI论文34篇,支撑2人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入选山东省杰青。
3) 创新了建筑设备自适应优化控制先进理论,解决了复杂系统控制与智能建筑系统中的强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强耦合等关键难题,丰富了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控制理论与技术。相关成果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影响因子19.118)、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影响因子12.253)、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Cybernetics: Systems(影响因子11.471)等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及热点论文1篇,在WOS中累计被引用2000多次;同时,支撑1人入选了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在技术研发方面,突破了多项核心技术,并进行了推广,主要标志性工作包括:
1) 在系统架构、数据应用、产品与平台开发等方面突破了智慧建筑物联网关键技术。该成果获202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授权发明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19项;主持、参编国家标准2项,主持、参编行业与地方标准近10项。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了本成果关键技术突破及应用效果,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2) 创新了综合能源并网及消纳关键控制技术,实现了模块化、高效率、高可靠性可再生能源并网监测,云-边协同多点布局分布式微电网聚合调控,分布式储能安全运维等功能。相关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力科技创新一等奖。
3) 研发了建筑木结构 CT 检测关键技术,研制了国内首台建筑木立柱 CT 扫描攀爬机器人,开发了建筑木结构 CT 扫描无损检测系统,并已对外开展检测业务。
撰稿:苏晨辉
审稿:梁丽华
编审:李成栋
终审:张运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