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电学院

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23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23-02-23    浏览次数:

一、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始创于1956年,依托山东建筑大学的行业综合优势,学院在智能建筑、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能电网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

学科专业:

学院现有“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共建)、“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控制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5个本科专业。

特色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12年由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改为现名,曾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8年)、山东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1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2年)、山东省首批应用型名校重点建设专业(2014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2017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通信工程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19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51人,博士6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8人。拥有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领军人才团队、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泰山学者领军人才、山东省教学名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省优青等高层次人才。

实验平台:

学院拥有山东省智能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新型人机协作智能技术与机器人系统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山东省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山东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信息综合实验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

教学科研成果:

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目标,加强教学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教学改革卓有成效。近年来学院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10项、省教改项目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

学院发挥学科优势,面向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取得了系列重要学术与技术成果。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课题20余项,省重大创新工程等省部级课题40余项,研发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综合服务平台、山东省大型公建能耗监测平台、面向建筑供能保障的配电网带电检修作业机器人、建筑木结构无损检测关键技术与装备、太阳能-电能吸收压缩式热泵等系列技术。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3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2项、其他厅局级奖项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刊物收录14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5篇,3人次入选爱斯维尔高被引论文作者。出版专著10余部,授权专利100余项。积极对接政府与行业需求,主编、参编国家、地方及团体标准规范10余项。

学生培养与就业:

学院从科技智慧和人文智慧两个维度,打造“智慧人生”校园文化品牌,构建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等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先后获评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国赛铜奖、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我最喜欢的项目等。2021年,一支创新团队再次入围挑战杯国赛,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协会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百佳社团。依托学院国学社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代表学校参加山东省国学达人挑战赛、论语大会等取得优异成绩,国学社被评为全国大学生优秀国学社团。

学院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考研率连续四年保持20%以上。培养了山东省工程设计大师、全军优秀大学生干部等一批杰出校友。

二、2023年招生学科目录

三、学科方向

1、建筑设备智能化与能效管理

研究和综合运用先进控制理论、智能计算、信息技术、云计算与物联网理论与技术,为建筑运行、能源管理、绿色建筑、生态园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等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经过多年沉淀与发展,本方向主要形成以下几个成熟的研究领域(1)建筑智能控制与能效管理;(2)建筑物联网理论及应用研究;(3)基于数据的故障诊断与节能控制;(4)新型建筑智能化产品研究。

2、智能环境与网络化控制

面向分布式供能系统产业发展战略和国家绿色建筑发展需要,主要研究领域有(1)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数据驱动建模、控制与优化调度方法研究;(2)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协同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3)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筑(群)及其供能系统运行监控平台的研发。旨在通过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化控制等研究,实现建筑(群)的舒适、节能、健康、环保、低碳、经济运行。

3、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系统

以复杂控制系统的建模、预测、优化决策、控制及其工程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领域有(1)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关键技术,重点进行家居服务装备智能控制系统分析与综合理论方法和工业过程的智能控制技术研究;(2)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及其传感系统的实用化技术,重点进行多机器人系统的体系结构、相互间的通信与磋商机理、感知与学习方法、建模和规划、群体行为控制等技术研究,用于医疗、护理、休闲和娱乐等场合的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推广。

4、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

以智能建筑行业及社会安全领域的技术需求为目的,注重多学科交叉的原创性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1)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群智能等智能计算理论,大规模数据挖掘、知识表达与处理、信息融合,复杂信息系统的优化;(2)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图像和视频的获取、处理、分析、理解与辨识及应用,视觉测量及视觉传感(3)室内环境感知与能源管理中的智能信息处理;(4)智能安防理论与技术等。

四、2023年具有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名单

姓名(按姓氏排序)

招生学术学位类别

招生专业学位类别

曹立霞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陈立征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丁绪东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段培永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高焕兵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高诺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葛浙东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侯传晶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李成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李明


控制工程

李艳萍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刘洪彬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刘晓平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鲁守银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马路娟


控制工程

马翔雪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马昕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彭勃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彭伟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秦昌伟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石嘉川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苏晨辉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隋首钢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孙文慧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陶亮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田崇翼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汪明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王涛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辛征

 

控制工程

严毅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阎俏


控制工程

杨红娟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于江波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袁东风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张汉元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赵千川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赵晓梅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赵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庄华伟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撰稿:苏晨辉


审稿:梁丽华

编审:李成栋

终审:张运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