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电学院

以板为鉴,以训赋能——电子设计联合实验室开展新生PCB设计培训

发布日期:2025-10-21    浏览次数:

电子设计联合实验室(信息楼410)在今年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的智能汽车/电子设计赛事中表现卓越,斩获双国一、国二,其余参赛项目也纷纷拿下省一、省二、省三的好成绩。这份亮眼成果不仅充分彰显了实验室的技术积累与师生的专业素养,更为学院赢得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既能为后续参赛积累宝贵经验,也能进一步推动实验室的学科建设与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成为激励更多学生投身专业实践的重要动力。

为帮助2025级新生快速掌握电子设计竞赛与智能车竞赛的核心硬件技能,夯实PCB设计基础,10月11日晚6点30分,由电子设计联合实验室崔玉珍老师牵头组织的PCB绘制培训课在博文楼101教室开讲。培训采用“老生带新生”的培养方案,由23级电信专业冯新奇担任主讲人,23级通信专业杨子轩、电信专业彭毅宏、电信专业陈祥鹤三位同学全程参与辅导,全学院100余名新生踊跃参与,在实战经验分享与一对一指导中,开启电赛与智能车竞赛的硬件学习之旅。

培训伊始,冯新奇逐一展示了实验室往年设计的十余块PCB板:从线路规整的核心控制板到功能明确的电源驱动板,每一块凝聚着学长学姐心血的板卡,都让新生直观感受到PCB设计的实践魅力。紧接着,他结合这些“实战成果”着重强调:“PCB是电赛与智能车的‘硬件骨架",其设计质量直接决定电路稳定性、信号抗干扰能力,更是影响竞赛成绩的关键因素。”原理图绘制规范、元件布局逻辑、布线技巧等基础能力,既是做好PCB设计的“敲门砖”,更是新生后续冲击电赛奖项、备战智能车竞赛必须筑牢的基本功。

随后,培训聚焦电赛与智能车竞赛的实际需求,以嘉立创EDA软件为核心展开实操教学。冯新奇从软件界面熟悉、元件库调用等基础操作入手,逐步拆解原理图绘制、PCB布局布线的全流程;杨子轩、彭毅宏、陈祥鹤则穿梭在新生之间,针对软件操作疑问、设计逻辑困惑等提供即时辅导——从标注高效快捷键到共同讨论板卡设计优劣,从纠正布线不合理之处到分享竞赛中的避坑技巧,24级任猛、夏新隆、赵晓卓、胡雨霏等多位同学积极参与,共同学习,100余名新生在“主讲+辅导”的双重助力下快速吸收知识,充分展现了对电子设计的浓厚兴趣。

此次培训以“服务新生电赛与智能车竞赛准备”为出发点,通过“老生带新生”的培养方案,让100余名新生既直观感受了实验室的技术积累,又快速掌握了嘉立创EDA的基础用法与PCB设计核心逻辑,深化了实验室“互助共进”的竞赛精神,为新生后续投身电赛与智能车竞赛筑牢了硬件根基与团队意识,实验室也将持续深化“传帮带”机制,推出更多系列培训,助力新生在电子设计领域稳步成长。

据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智能汽车竞赛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专业领域中,是极具权威性的顶级赛事,地位至关重要。作为教育部、财政部“质量工程”支持的国家级A类赛事,它稳居《2024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前列,不仅横跨自动化、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等学院核心学科,还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程能力,其竞赛成果在保研、就业中认可度极高,是衡量学生专业实践水平与学院学科实力的重要标杆。

编审:刘程程

初审:张国瑞

终审:李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