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环节
(1)专业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培养环节。本领域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要结合本人培养方向和学位论文选题,依托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或导师所承担企业科研项目,选择适当课题,开展专业实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可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开展。
专业实践由学校统一安排,由学院组织,在第三学期至第五学期进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和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可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开展。
专业实践应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实践成果能够反映研究生在专业领域方面取得的成效。专业实践结束后,提交专业实践报告并汇报,由本领域导师组(应邀请一定比例的校外专家)集体考核,具体要求按照《山东建筑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规定(试行)》(山建大校办字〔2020〕11号)和《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基本要求及考核工作办法》执行。
(2)论文选题报告环节,结合专业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末完成,具体按照《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论文选题报告基本要求》(建大校字[2007]73 号)和《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选题报告评议组织与实施规定》进行,上半年在5月底完成,下半年在12月底前完成;
(3)学术报告环节,贯穿于在校学习全过程,要求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听取6次以上学术报告,或在本学科研究生范围内公开作1次学术报告,并在毕业前提交相应的考核报告和学习心得,作为考核学习质量的重要依据,由导师(组)负责考核。
六、中期筛选考核
中期筛选考核旨在促进研究生由课程学习转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其评价结果,作为审批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的依据之一。
中期筛选考核统一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为依据,总结评价研究生入学以来,完成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论文选题报告情况,具体要求按《山东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与考核办法》(山建大校办字〔2018〕21号)执行。
七、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 学位论文选题要求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
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和应用研究三种形式。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应用性、新颖性或创新性。
2. 学位论文工作时间要求
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量饱满,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2个月,以通过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评议之日至学位论文答辩之日计。
3. 学位论文文献阅读量要求
文献综述应对所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学位论文应阅读不少于30篇专业文献,其中最近5年内的文献原则上不少于60%、并有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
4. 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
论文写作规范应符合《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应符合《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控制工程方向)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及撰写要求》。
5. 学位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形式可为应用研究、工程设计和产品研发三种形式。
(1)应用研究
应包含如下内容:
①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培养单位、完成日期,以及论文分类号、密级等。
②扉页:学位论文题目、课题受资助项目名称及项目号、学位论文页数、论文中使用表格数量、插图数量统计,以及评阅人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生所在学院院长姓名、学位论文完成日期等。
③声明: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有作者及导师的亲笔签字),声明内容由学校统一规定。
④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摘要一般各1000至2000字词。
⑤论文目录。
⑥论文主体部分包含绪论、研究与分析、应用或验证、结论与展望,论文主体部分应不少于2.5万字。
⑦参考文献。
⑧必要的附录,必要的调查问卷设计、原始(第一手)实验数据或调查数据等。
⑨致谢。
⑩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与专业实践成果。
(2)工程/项目管理
应包含如下内容:
①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培养单位、完成日期,以及论文分类号、密级等。
②扉页:学位论文题目、课题受资助项目名称及项目号、学位论文页数、论文中使用表格数量、插图数量统计,以及评阅人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生所在学院院长姓名、学位论文完成日期等。
③声明: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有作者及导师的亲笔签字),声明内容由学校统一规定。
④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摘要一般各1000至2000字词。
⑤论文目录。
⑥论文主体部分包含绪论、理论方法综述、解决方案、案例分析或可行性分析、总结,论文主体部分应不少于2.5万字。
⑦参考文献。
⑧必要的附录,必要的调查问卷设计、原始(第一手)实验数据或调查数据等。
⑨致谢。
⑩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与专业实践成果。
(3)工程设计
研究生除提交一套完整的设计图纸外,还应结合该设计撰写论文,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培养单位、完成日期,以及论文分类号、密级等。
②扉页:学位论文题目、课题受资助项目名称及项目号、学位论文页数、论文中使用表格数量、插图数量统计,以及评阅人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生所在学院院长姓名、学位论文完成日期等。
③声明: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有作者及导师的亲笔签字),声明内容由学校统一规定。
④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摘要一般各1000至2000字词。
⑤论文目录。
⑥论文正文包含绪论、需求分析、设计理念、技术原理、设计方法、设计过程、设计结果及试用效果分析、结论,论文正文一般应不少于2万字。
⑦参考文献。
⑧必要的附录。设计图纸,以及必要的调查问卷设计、原始(第一手)实验数据或调查数据等。
⑨致谢。
⑩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与专业实践成果。
(4)产品研发
研究生除提交必要的技术文件如图纸、实物照片外,还应结合该产品的研发撰写论文,论文应包含如下内容:
①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培养单位、完成日期,以及论文分类号、密级等。
②扉页:学位论文题目、课题受资助项目名称及项目号、学位论文页数、论文中使用表格数量、插图数量统计,以及评阅人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生所在学院院长姓名、学位论文完成日期等。
③声明: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有作者及导师的亲笔签字),声明内容由学校统一规定。
④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摘要一般各1000至2000字(词)。
⑤论文目录。
⑥论文正文包含绪论、需求分析、设计思路、技术原理、性能测试、对比分析、改进建议、总结等,论文正文一般应不少于2.5万字。
⑦参考文献。
⑧必要的附录。以及必要的调查问卷设计、原始(第一手)实验数据或调查数据等。
⑨致谢。
⑩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与专业实践成果。
(5)调研报告
应包含如下内容:
①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培养单位、完成日期,以及论文分类号、密级等。
②扉页:学位论文题目、课题受资助项目名称及项目号、学位论文页数、论文中使用表格数量、插图数量统计,以及评阅人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生所在学院院长姓名、学位论文完成日期等。
③声明: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有作者及导师的亲笔签字),声明内容由学校统一规定。
④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摘要一般各1000至2000字词。
⑤论文目录。
⑥论文正文包含引言、调研方法、资料和数据分析、对策或建议、结论等,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
⑦参考文献。
⑧必要的附录。必要的附录。以及必要的调查问卷设计、原始(第一手)实验数据或调查数据等。
⑨致谢。
⑩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与专业实践成果。
6. 学位论文内容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控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应达到开题报告中规定的目标,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控制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控制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较好的成效。产品研发及应用研究类论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鼓励使用创新性的方法对所选课题进行研究,并得出科学的实验(分析)数据和合理的分析结论,或提出新见解;工程设计类论文要求设计方案先进可行,计算数据准确,设计符合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技术文档齐全,设计结果有实施认证或通过专家评估。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文字表述、计量单位,图表、引文等格式符合规范。
7. 学术成果体现形式规定
本学科硕士生在取得硕士学位之前应达到不低于《山东建筑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试行)》(山建大校办字〔2019〕6号)文件要求,同时应满足《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审核细则(2022修订)》。
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评阅与答辩
1. 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实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制度,具体要求按学校相关规定和《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组织与实施规定》、《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生学位论文预答辩组织与实施规定》执行。
2. 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经导师同意,可申请论文答辩。答辩前,由学校或学院组织不端行为检测、形式规范检测、学位论文评阅,通过不端行为检测、形式规范检测、论文评阅合格,方可按《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预答辩、答辩申请、学位论文评阅、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工作的基本要求》(山建大校办字〔2015〕16号)中的有关规定,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1.毕业条件
研究生在修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相应学分,完成必修环节,通过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准予毕业并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
2.学位授予条件
研究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在学位申请前应满足各学科规定的学术成果审核标准。学位授予工作按照《山东建筑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相应学位。
十、其他要求
1. 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管理条例(试行)》等校规校纪,以及本学科专业针对培养各环节所做出的教学规定和要求。
2. 鼓励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国家、山东省和学校组织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和活动。
十一、方案审批与实施
1. 本方案由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议通过,报研究生处审核备案。
2. 本方案经主管校长批准,自2023级研究生开始实施。
3. 本方案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随意改动。实施过程中,局部修订时,须填写《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调整审批表》报研究生处审核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