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系统谋划“外语育人工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学习体会

作者: 李杰瑞信息来源: 外国语学院 发布日期: 2019年01月04日 13:55浏览次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从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99篇,分为17个专题,书中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大方略。

近日,我又一次深入学习了该书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一文。该篇内容是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外国语学院实际,我有几点深切的体会。

首先,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高校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责任。其次,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足课堂主阵地、用好教学主渠道是重中之重。第三,从教育规律出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价值观这三大要素从来都不可分割,因此,所有课程、所有课堂都必然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四,从教育过程出发,必须透过心灵搞建设、课堂讲学理、头脑起风暴等一系列环节,才能彰显教育功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基于这些认识,外国语学院从立德树人的战略高度出发,抓住课程建设核心环节,着力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师教育教学全过程,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逐步打造“外语育人工程”,尤其充分挖掘公共外语课程的德育元素和育人功能。

外国语学院推进“外语育人工程”,具有坚实的前期基础。大学公共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教学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大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会深入接触西方文化,倘若大学生自身不具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能力,就会很容易使一些消极思想趁虚而入。因此,如何避免学生受到西方消极思想的不良影响,使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取其精华、弃其糟柏,是每位英语老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外国语学院教师队伍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融入德育元素,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加深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比如,英语专业党支部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开展十九大报告英译研读会;德语专业党支部带领专业全体学生学习德语版十九大报告,在领会报告内容的基础上强化德语专业学习;董慧芳老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坚持既教书又育人,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修养并重,知识、能力、素质统一,努力培养新时代优秀大学生,受到学生们的热烈追捧;公外教师刘纪红二十年如一日,学业上对学生严格要求,生活上对学生无比关心,被学生称为“像妈妈”一样的好老师。

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深入推进“外语育人工程”试点。我申报的《高校公共外语育人的内涵与机制研究》作为学校思政课题重点项目,如何在推进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提升外语育人机制,我们进行有益的探索。一是计划开展“每课一句”思政教育活动,通过英语专业党支部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十九大精神英语语料库翻译团队,统一制作宣讲提纲、宣传课件,教师每次上课前为学生讲解一句关于思政内容的中英文对照,在锻炼英语翻译能力的同时提升政治素质。二是定期邀请思政课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担任“筑梦讲堂”主讲,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三是通过举办“英语风采嘉年华”等活动,在做好英语专业学习同时,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通过这些实践探索,外国语学院“外语育人工程”逐步形成完备体系。其整体方案,是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外语课程内容体系。在进一步强化显性课程思政教育功能的同时,充分挖掘和深化隐性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

构建“外语育人工程”体系,是落实党委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的有效举措。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加坚定了我们持之以恒推进“外语育人工程”探索实践的信心。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在建立长效机制上狠下工夫。一要进一步发挥党委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的理论对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二要进一步加大试点力度,形成课程、专业、学生三个层面的试点经验。三要进一步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从课程设置管理、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督导听课、教学纪律约束等方面建立规范性制度。四要以全员育人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培训,优化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五要进一步加强规律研究,阐明“外语育人”的学理依据和建设内涵。我们将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机制激励,让“外语育人”理念深入人心、实践蓬勃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充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编审:牟永念

终审:刘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