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静,讲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管理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
2002-2005,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管理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科研方向为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取证。
教学及科研成果:
主讲《数据结构》、《Linux操作系统》等课程。多次指导学生参与“挑战杯”、软件设计大赛等赛事;曾参与学院与山东地维公司合作的横向课题“电力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发及实施任务。参与完成山东女子学院校庆55周年“校友查询系统”的开发。
教学方面:曾讲授过编译原理、vfp程序设计、网页设计、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结构、Linux操作系统等课程,现在为Linux操作系统课程负责人。
科研方面:主持两项科研项目,参与多项科研项目。
主持及参与项目:
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突发事件的生成原因和应对策略研究,主持,已结项(2013-1014)。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发展项目,基于多维序列模式挖掘的计算机取证技术研究,主持,在研(2015-2017)。
山东省科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转炉化渣噪声与振动信号的分析及机器识别系统开发,参与,已结项(2008-2012)。
其他厅局级项目,基于本体的数字资源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参与,已结项、(2013-2015)。
获奖情况:
2014年:
被评为山东建筑大学优秀指导老师;
获得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三等奖;
获得计算机学院“党员示范”活动先进个人;
获得计算机学院讲课比赛二等奖。
2013年:
被评为第齐鲁大学生软件大赛优秀指导老师;
被评为山东建筑大学优秀指导老师;
获得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4位;
被计算机学院评为“优秀导师”、“学生就业工作优秀指导老师”;
被评为第十三届“挑战杯”.青岛银行山东省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2年:
获得山东建筑大学教学能手决赛优秀奖;
获得山东建筑大学多媒体教育软件竞赛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发表论文:
Research on P2P Transmission Optimizing Strategy, the 201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Industrial Electronics (ICCAIE 2013),2013.12(6):1797-1802. (EI:20141117457913),第1位。
Practice innovation about the Minimum Spanning Tree(MST) in data structure teaching,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in Computer Education(ICFCF 2014), 2014.12:113- 117,第1位。
基于java的数据结构课程中图的教学探讨,2012年9月(41-45),山东建筑大学学报,第1位。
预测模型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研究,2008年8月25(8)25(8):263-265,277,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第1位。
基于J2EE技术及Struts架构的电力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7年第4期(53-55),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第1位。
基于MVC设计模式的Struts框架及其应用研究,2007年8月(78-84)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论文集(第15卷)中集,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