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11月6日,法学院举行青年教师集体听评课活动。15位青年教师集体听评刘成安教授主讲的研究生课程《案例研习》、刘晓宏博士主讲的本科课程《法理学初阶》。
《案例研习》课程采用图片比喻方式代入每个典型司法案例,运用场景式教学方法和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代理律师或承办法官的角色去检索争议问题涉及的相关法律规定。通过《民法典》与《民法典担保解释》的对照解读,引导学生在历经常规理解与特殊规则的巨大反差之后,抽丝剥茧地找到问题解决的最新规则、最终答案及背后原理。刘成安老师循循善诱,学生认真思考、踊跃发言,锻炼了学生的法律实战技能,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内容与方法、教师与学生的结合。
《法理学初阶》课程采用传统讲授与“弹幕答题”相结合的方式,将智慧教学融入课堂,利用社会热点问题、身边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课堂上,学生通过“弹幕”与“举手”相结合的方式更真实地表达自己观点,解决了部分大一新生不敢积极发言的问题。课堂上,刘晓宏老师将自然学派理论以简短的语言概括了“权力与义务”,“手段与目的”的历史、概念、分类和关系。通过题目的设置强化理解,以中新网公布的最新热点“余华英拐卖儿童重审开庭、杨妞花等被害人参与诉讼”的例子,解释权力的法律状态和实然状态。刘晓宏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点燃了新生学好专业的热情。《案例研习》、《法理学初阶》两门课程,课堂出勤率高、抬头率高,交流互动气氛热烈,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此次集体听评课活动,青年教师加深了对多元化课堂教学方式的认识,深化了对教育和教学的理解,提升了站稳讲台的信心和决心。
审稿:杨广晖
编审:何文玲
终审:张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