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30日,2024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举办期间,我校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古树名木保护与修复技术”实践环节在济南市中山公园顺利开展。
活动以“保护古树名木全民共建共享”为主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古树名木保护与修复的核心技术,并与公园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探讨,共同探索古树名木保护的有效途径,实现知识与实践、个人与社会的有机融合,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贡献力量。
古树名木的保护不仅是专业技术的挑战,更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体现。本次课程实践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度融入到专业教学之中,强调古树名木作为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在保护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保护古树名木是建设生态文明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古树名木保护与修复技术”课程凭借独特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团队在科研和创新方面屡获殊荣,包括山东省发明创新一等奖、全国服务业科技创新三等奖等重量级奖项,以及“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银奖、第九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基于数字赋能的古树名木智慧化保护系统研发与推广”成功获批202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在学术论文和设计竞赛方面,荣获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荣誉奖,山东省大学生风景园林优秀设计(论文)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师生学术成果的肯定,也是对该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的认可。未来,团队将继续围绕山东省重点古树名木保护、泰山古树名木智能监测等课题展开研究,为古树名木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在此,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积极参与到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行动中来。让我们携手努力,为保护我们的自然遗产、传承历史文化、构建美好生态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审稿:董欲晓
编审:何文玲
终审:张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