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本科专业简介

信息来源: 教学科研办作者: 陈淑飞审核人: 倪文豪 发布日期: 2020年09月29日 11:27浏览次数: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本科专业简介

本科各专业概述:

环境设计专业:

专业概述:环境设计专业始建于1984年,现有环境艺术设计与景观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是我院的龙头专业,35年来为社会培养了5000余名优秀专业人才,成为省内同类专业中办学最早、办学质量出类拔萃的专业。该专业1992年获评为省内第一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并于2003年取得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予权。2009年“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环境设计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13 年《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课程;2013年为特色名校支撑专业,2016年为学校优势专业建设群,2019年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本专业2016年开始与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拥有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齐鲁建筑文化艺术与环境设计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等平台。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高级职称人数占比51.2%,双师型教师人数占比 43.9%,博士率22%,有海外学历背景的教师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硕士生导师17人、博士生导师1人。中国有成就资深室内建筑师1人,中国杰出的中青年室内建筑师2人,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多年来,该专业学生在国内外设计专业竞赛中,屡获大奖,师生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参与社会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该专业每年有几十位毕业生保送或考取国内、外著名艺术院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涌现出许多蜚声海内外的杰出校友。

专业特色:该专业定位明确,始终遵循“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实践和综合创新能力,体现建筑行业特点”的育人原则,利用建筑院校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将环境设计与建筑、园林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科研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要。以艺术与工程技术紧密结合,重视实践性课程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的高精尖人才。该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和领域的宽泛性,就业前景广阔。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一定美学修养、绘画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并具备独立进行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施工,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协调等能力,能在企事业、专业设计部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环境与建筑艺术的总体规划设计、室内外设计、园林设计、工程管理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构成设计、室内设计基础、中外设计史、中外建筑史、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材料与工程实践、照明与陈设设计、空间模型制作、效果图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学科基础:2002年获批山东省最早的“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设计艺术学”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9年获得国内首批艺术硕士(MFA)授予权,2011年获得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拥有教授7人、副教授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十大师德标兵1人。硕士生导师共17人,博士生导师1人。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实验中心”,2010年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13年更名为环境设计专业,被评为“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该学科主持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完成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五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著作40余部,获得省部级奖励8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就业方向:

(1)环境设计专业(环艺方向)(学制:4年 , 修业年限 3-6 年;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环境艺术设计是学习和掌握建筑室内外环境艺术、装饰工程等方面的设计方法和专业知识,以满足人们对生活、工作、休闲等空间环境的审美及功能需求,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专业之一。培养具备一定美学修养、绘画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并具备独立进行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施工,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协调等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毕业生主要到建筑设计研究院、艺术设计公司、室内外装饰装修公司、园林设计研究院、建筑公司、工程管理咨询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各级美术院校以及教育与科研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设计及教育、管理工作,也可报考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生。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2)环境设计专业(景观方向)(学制:4年,修业年限 3-6 年;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景观艺术设计是学习和掌握城市景观规划、建筑环境景观设施设计及施工的专业,主要研究城市景观和公共艺术设计的原理与知识,具有提升城镇形象、完善都市功能的重要作用,是服务于城市建设的主要专业之一。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景观、建筑室外环境设计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景观、建筑室外环境设计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人才,具有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学校、科研院所从事城市广场、城市景观、商业步行街、滨水区景观带、环境设施、公共艺术等室外环境设计及施工,能够胜任开发策划、工程管理、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环境设施分析、环境设施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夜景照明、雕塑、壁画、景观建筑与模型、景观绿地与制图、植物造景、建筑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建筑设计研究院、装饰装修公司、园林公司、建筑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及教育与科研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也可报考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生。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环境设计(中英合作办学项目):

该项目是我校与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 InteriorArchitecture&Design“室内建筑与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室内建筑与设计”专业在英国乃至欧洲均处于领先地位,且已通过欧洲专业认证,其专业文凭在世界范围内予以承认。学生先在山东建筑大学学习 3 年,按中英双方商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强化英语语言学习,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由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派优秀教师主讲并负责考核,课程要求与英方大学相同。3年后,本项目学生可有两种选择:1、在山东建筑大学继续学习 1 年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山东建筑大学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及艺术学学士学位证书,证书专业名称中含有“中外合作办学”信息;2、出国赴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学习。参加英语雅思考试(IELTS)且达到英方规定的要求,赴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室内建筑与设计专业继续学习 1 年,完成学业可获得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室内建筑与设计学士学位证书。学生缴清山东建筑大学规定学费,学校对其国外学习成绩进行学分互认,符合毕业要求者,可获得山东建筑大学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及艺术学学士学位证书,证书专业名称中含有“中外合作办学”信息。色盲和色弱者不能报考本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一定美学修养、绘画表现能力和艺术设计创作能力,并具备独立进行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施工制图,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协调等能力,可以在企事业、专业设计院所、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环境与建筑艺术的总体方案设计、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工程及设计项目管理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平面与色彩构成、立体与空间构成、环境行为与人体工程学、建筑制图与透视、中外建筑史、建筑物理初步、建筑装饰构造、现代设计史、建筑空间重读、建筑空间重构、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景观设计、专业实习、中国古典园林、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中外合作办学按培养成本收费,按物价局核准的标准执行,到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继续进行学习的学生按照该校的海外学生标准收费。

咨询电话:0531-86361125、13361070253

部分优秀学生作品: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专业概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培养视觉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平台。本专业主要学习和掌握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原理,进行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基本方法和设计技能的系统性学习与训练,以实现基于品牌建设与推广的,利用传统平面和现代信息媒介的视觉设计与传播,并满足公众对生活、工作、休闲等视觉环境的功能及审美需求。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专业。

本专业2005年开始招生,15年来向社会输出了近500名优秀专业人才。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6人,硕士生导师5人,博士4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3人),山东省社科新秀1人,并特聘中央美术学院肖勇教授为客座教授。专业注重师生科研和实践能力提升,近年来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赛事,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二、三等奖等国家级、省级奖励800余项。

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掌握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基本方法与技巧,能胜任品牌形象设计、文化创意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新媒体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基本素质全面,具有宽广的文化与科学视野和较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和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掌握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基本方法与技巧,能胜任品牌形象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画册及新媒体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书籍设计、样本设计、包装设计、网络形象设计。

学科基础:该专业依托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近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著作(教材)8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CSSCI收录3篇。师生获奖总数900余项,其中山东省社科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社科新秀1人,泰山文艺奖1项、入选全国美展2项。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新闻媒体、广告公司、设计机构、出版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相关工作,也可报考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生。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部分优秀作品:

美术学(中国传统绘画、油画方向):

专业概述:美术学专业(本科)于2003年开始招生。现有中国传统绘画、油画两个专业方向。分别于2006年、2011年、2015年获得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硕士学位、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本学科共有专职教师19人 ,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3人 。

专业特色:重视绘画艺术与中国艺术精神的融和,采用基本技能与探索精神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秉承“多元广学、观念先行,重视基础”的学术理想。培养学生宽广的文化与学科视野,提高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力,持续坚持绘画艺术的理想和追求;主张多元广学和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形成了我校美术学鲜明的的教学体系与特色。

油画方向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绘画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中西方传统绘画与现当代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与基本特点;系统学习基础造型、色彩表现、以及相关技能与知识;使学生具备较为坚实的专业基础和深厚艺术素养,具备油画基本材料和技法表现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能够从事油画创作、教学、美术编辑等方面的动手技能以及其他综合能力;具有跨文化、多角度审视的意识和视野,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主干课程: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素描肖像、素描人体、油画静物、油画肖像、油画人体、风景写生、综合材料、古典材料。

中国传统绘画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对古代及现当代绘画艺术流派及其作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理解和评述的能力;扎实掌握中国画及美术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中国画临摹、写生与创作的能力,以及一定的中国画鉴赏能力和史论研究的能力,理解中国画和现代水墨创作的基本思想和探究方式;树立起终身学习与专业持续发展意识;具有整合美术和相关学科的知识结构,跨文化、多角度审视的意识和视野,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主干课程:中国美术史、美术概论、素描人像、素描人体、中国画临摹、工笔花鸟、写意花鸟、写意人物、国画山水、装裱艺术、书法篆刻。

学科基础:美术学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拥有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美术专业学位培养领域。现有专业画室10间,专业展厅3处共计2200平米,有雕塑陶艺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等11所专业工作室,多媒体教室7间,演播室1处。设有河南太行山、安徽宏村、江西婺源、山东微山湖、沂蒙山等写生基地7处,有山东美术研究院、邹城碑帖拓片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等社会实践基地5处。

教师作品先后入选国家级展览40余次,其中第八至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均有作品入选。近十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教育部/文化部项目7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7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2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历届学生在校期间,共计参加省级以上展览200余次。其中获省级一等奖40余次,泰山文艺奖1项,有10余件作品入选全国性展览。

毕业去向: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普及,社会对美术学专业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量激增,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适合从事美术教育、专业艺术创作工作;美术馆、画院、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及艺术创作管理部门工作;艺术品市场经营管理、广告设计公司、新闻出版及教育部门、科研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部分优秀作品:

工业设计专业:

专业概述:工业设计专业始建于2000年,是我省高等院校招生较早的专业,201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已向社会输送16届毕业生,现有在校本科生260余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经过十几年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的工作建设,已经形成了结构合理、力量较强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校内专任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背景教师3人,并有多名业界外聘教师。专业教学紧扣行业发展,与多家国家级知名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等实践、就业平台,2012年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

专业特色:工业设计专业是融工程技术、艺术审美、人机工程与人文社会科学等为一体的专业,以工业产品、家居产品和康养辅具产品为主要专业定位,注重实践与创新,突出工程与艺术的结合。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具有处理产品造型与色彩、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产品与服务、产品与系统的关系的基本能力。着重培养具有设计创新能力、审美鉴赏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及外语应用能力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造型材料与工艺、机械设计基础、模型设计与制作,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系统设计、产品创新设计、产品结构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

学科基础:我校工业设计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设有机械(工业设计工程方向)硕士点。

就业方向:本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可以在政府机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有关工业设计方面的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以在制造业、IT产业、网络服务产业从事产品开发战略规划、产品创新设计、造型设计、成型工艺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展示设计、环境设计、交互设计等方面工作;亦可自主创业。本专业考研率和就业率一直居于学校前列。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风景园林专业(园林规划设计方向):

专业概述:风景园林是一个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专业,它运用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法有机组合各种园林要素,创造出生态健全、景观优美的人居环境。我校风景园林专业(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定位为“以建筑、环艺为功底,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为特长,与生态环境紧密融合的特色专业”。专业具有完整的学术培养体系,为山东省首个获批风景园林硕士授权点和首批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的高校。2019年风景园林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的17人教师团队,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教师博士化率达到53%。拥有风景园林研究中心、风景园林规划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参与多项科研和实践项目。

专业特色: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环境危机是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经济稳定增长和快速城市化仍将持续很长时间。物质主义和过度消费开始引起有识之士的关切和思考,对大自然和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初露端倪。由于风景园林学科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使命,以保护和营造高品质的空间景观环境为基本任务,因此它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原理与理论知识,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审美艺术修养和独立获取技术知识的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训练、色彩训练、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初步、中外园林史、城市规划概论、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植物造景、城市绿地规划、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工程、风景区及森林公园规划、综合实践、毕业设计等。

学科基础:我校具有风景园林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两个学术学位授权点;具有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风景园林管理、教学、科研单位以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房地产、林业、旅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也可报考相关专业士研究生。

风景园林专业是世界范围内的热门专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风景园林与生态环境成为新的追求。美丽中国建设的快速发展,也需要越来越多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该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和领域的宽泛性,就业前景广阔。

学制:5年。

修业年限:4~8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部分优秀作品:

广告学专业:

专业概述:广告学专业创办于1999年,2000年正式招生,是山东省最早开办广告学专业的院校之一。该专业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是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山东赛区的承办单位,足以说明该专业在省内外的影响力。目前,该专业已经向社会输送1200余名优秀毕业生。该专业的一级学科为新闻传播学。现拥有专任教师11人,高级职称比例为72.7%,博士比例为27.2%,其中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杰出贡献人物”称号1人次,拥有产业教授3人。

专业特色:广告学专业结合学校、学院资源,积淀出自己的特色——以问题为导向,以策划与创意见长。20余年的专业建设,该专业形成了满足社会需求、课程设置合理、教学条件齐全的教学体系,尤其在学生策划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具有特色。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广告与营销传播的理论知识与能力,拥有广阔的视野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传播学、营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研究经济社会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传播现象,并以解决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形象及产品的各种营销传播问题为主要任务。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需要,具备广告及营销传播的理论与技能,具有宽广的文化与科学视野,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与协作意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广告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及其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接受科学研究方法、策略分析能力、创意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市场研究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策划、传播创意、媒介策略制定和实施等方面的能力和技能。

主干课程: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新媒体广告、中外广告史、影视广告、广告媒体研究、市场调查与分析、广告法规、广告文案、广告摄影、广告设计等。

学科基础:该专业在教学上拥有传播学、广告学概论、广告媒体研究、广告策划与创意等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学术研究上,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与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CSSCI和核心期刊60余篇。

就业方向:传播现象和传播问题广泛地存在于各行各业,作为研究传播现象和解决传播问题的广告学专业具有社会岗位的广泛适应性。因此,该专业必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毕业生能在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数字传媒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机构、文化创意产业部门、房地产行业的营销部门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工作,具有从事广告及传播运营、策划、创意、设计与制作、营销和市场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的基本国策,而广告产业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过程中起着排头兵的作用。这彰显着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良好前景,也可报考新闻传播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作者:陈淑飞

编审: 王志远

终审:倪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