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按照济南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最新文件精神,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22年5月16日起逐步有序恢复线下教学活动,现将我校研究生复学复课、恢复教学、实践活动等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教学安排
1.全日制研究生。5月16日至22日,全日制研究生课程(含公共课、专业课)的教学上午实行线上教学,下午及晚上实行线下教学,线下教学上课时间、地点按原教学计划安排执行。自5月23日起所有课程全面转为线下教学,如有变化另行通知。转为线下教学的课程,如上课班级有因疫情原因未返校学生或上课时间与学生核酸检测时间冲突的,则应实行线上线下同步教学。
2.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含公共课、专业课)继续执行线上教学安排。
3.设计、实践类课程转为线下教学后,学生因疫情原因无法返校的,教师应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授课或单独开展线上指导。
二、实习、实践工作安排
1.当前正在校外开展实习、实践活动的,各学院应密切联系企业,严格落实防控要求,确保实践工作师生安全;
2.计划于近期开展实习、实践活动的,学院应积极开展摸排,对于校外企事业单位能够提供住宿条件的学生应优先予以支持,并严格按照学校疫情防控请销假制度进行审批。对于校外企事业单位无法提供住宿条件,学生需经常往返学校的,应至少提前1周向所在学院进行报备,并严格按照学校进出校管理规定执行。
3.近期实习、实践基本结束,计划返校的学生,应提前一周向所在学院报备,并在符合学校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学校师生返校要求执行。
4.暂未开展实习、实践活动的,各学院应提前做好预案,细化管理办法,随时研判形势,调整实践计划,适时组织实施。同时,鼓励各学院充分利用虚拟仿真等信息化手段做好实习、实践辅助工作。
三、考试、考核安排
1.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各级各类全日制研究生已经结课的课程(含公共课、专业课),具备线下考试(考核)条件的,应优先采用线下方式组织开展,部分不具备线下考试(考核)条件的,也可采取线上考核方式进行,线上考核应按照《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课程线上考试(考核)要求及材料归档》要求执行,专业课线上考核情况应及时向所在学院报备。
2.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学期全部课程(含公共课、专业课)全部采取线上考试(考核)形式完成,公共课考试安排由研究生处负责通知,专业课考试由各开课学院负责通知,考试安排应至少提前1周通知到师生。
3.处于隔离、管控状态的校内、外全日制研究生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考试模式进行。公共课由研究生处组织提前摸排,专业课由各学院做好摸排工作,确保此类学生应考尽考。
四、论文科研指导工作
全体博士、硕士研究生。各级各类研究生的论文及科研指导工作全面恢复线下方式进行。校外兼职导师如不具备线下指导条件的,可采取线上方式进行。不论何种方式,均应保证论文科研工作量饱满和质量。
五、学位授予相关工作
本学期申请毕业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以校内线下进行为主,处于隔离、管控状态的研究生和校外答辩专家可辅助以线上形式。即答辩会全部通过现场会议方式召开,校内答辩委员会成员、导师和非隔离、管控状态的研究生应在答辩会现场集中,校外答辩委员会委员及处于隔离、管控状态的研究生利用视频会议远程参加答辩。注意答辩现场资料的保留和存档。
其它学位授予工作按以往相关通知进行,全面恢复正常工作。
六、其他要求及说明
1.各学院应提前做好全体师生的通知落实工作,督促任课教师提前做好恢复线下教学有关准备工作,提前了解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及时查漏补缺,确保线上线下教学的有序衔接。
2.除因疫情原因无法返校等特殊情况,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必须按时间要求返校上课。确实无法按时到校上课的,公共课任课教师应提前向研究生处培养管理科,专业课任课教师应提前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审批同意后,可继续实施线上教学。此类情况审批过程材料,应做好存档工作。
3.各学院应及时排查、掌握因受疫情影响或有其他原因无法返校到课学生的信息,督促落实未在校学生与任课老师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确保任课教师掌握学生情况,并适时做好线上线下同步教学的准备。
4.任课老师须做好课程教学以及核酸检测的时间安排,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各学院应根据学生上课时间做好核酸检测时间安排,尽量避免上课时间与核酸检测时间冲突,无法避免的,课程转为线上线下同步教学。
5.加强恢复线下教学后课堂考勤、教学检查与督导工作。各学院会同学校、学院研究生教育督导组应继续做好教学督导检查安排相关工作。
6.全体师生须严格遵守学校疫情防控各项规定。
研究生处
2022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