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学校结核病防控基本知识介绍

信息来源: 校医院 作者: 审核人: 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发布日期: 2018年04月09日 10:22浏览次数:

学校结核病防控基本知识介绍


     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中发病和死亡数排第二位。从近几年的全国报告来看,平均每年登记报告学生肺结核病例为3-4万,占全国报告肺结核病例总数的3%-6%。学生肺结核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15-21岁,也就是说高中和大学的肺结核发病率最高,约占报告肺结核总数的85%左右。我省2017年新发肺结核患者为28179人。该病在我校每年都时有发生,为进一步增强肺结核防控意识,普及相关知识,构建“无核”校园,现归纳总结以下内容,希望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为什么学生容易长结核病?

   首先我国结核患者多,结核病的传染源也就多;其次学校是学生集中的重要场所,密度大、接触密切且频繁、流动性强,受结核菌传染的风险就高;第三是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机体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加上学习负担重、体能锻炼少、迷恋游戏等,感染结核菌后,容易发病;第四是有些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了解甚少,自我保护意识差,出现结核病症状后不能及时就诊或报告;第五是对疫情监测、新生入学查体等落实不够,患肺结核学生没有被及时发现或隔离治疗等,以上因素都可能造成学生容易长肺结核。

    学校在结核病防控中要做哪些事情?

   学校要对新生入学进行体检和教职员工的常规体检,检查中都必须进行结核病的检查;强化对学生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加强日常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等工作;努力改善教学和生活环境等。

   结核病是如何传染的?

  当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将结核菌排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 (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

    结核病的传染源来自哪里?

   结核病的传染源是痰里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据调查,1例传染性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平均一年将传染10-15个健康人,在人口密集、拥挤、通风不畅等环境下,将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有的人会有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等。如果咳嗽、咳痰2周或以上,或有咯血等症状者,通常叫肺结核的可疑症状者。当出现肺结核的可疑症状时,要想到自己是否患了结核病,应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确诊肺结核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主要有痰涂片结核菌检查和胸部X光片检查。痰结核菌检查简便易行,准确性较高,痰中出现结核菌,就确诊患了传染性肺结核。

   新发肺结核患者应如何治疗?

   对新发肺结核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疗程为6个月,分为强化期和继续期。强化期为2个月,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药联合使用,继续期为4个月,采用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用药。

   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就注意什么?

   一旦被确诊为肺结核,要尽早开展正规的抗结核治疗,要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定期检查;还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和树立信心等;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要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口罩。

   如何预防肺结核?

   要预防肺结核,首先要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其次是阻断传播途径,对肺结核患者进行住院隔离治疗或居家治疗,对痰液进行消毒处理等;第三是保护易感人群,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密切接触者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此外,要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等习惯,如经常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保持环境卫生和锻炼身体等。

   健康人感染结核菌也会发病吗?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生结核病。是否发生结核病,主要受感染结核菌数量、毒力的大小以及身体抵抗力的影响。结核菌数量多、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又低则容易发生结核病。人体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绝大多数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生结核病。一般人群中仅有10%的感染者会发病。

   为什么有些肺结核没有症状?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病,症状大多由轻渐重,由不明显到明显,逐步发展。近一半早期患者症状较轻微,常不引起注意,有的常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气管炎”。因此要保持对肺结核的警惕性,定期体检对发现早期肺结核有重要意义。

   肺结核患者能治好吗?

   肺结核患者坚持规律用药并完成规定的疗治后,95%以上患者可达到治愈。如果不按时服药、不完成疗程,易造成结核菌的耐药。一旦耐药,就不能有效地杀灭结核菌,导致治疗失败。

   肺结核治好后还会传染别人吗?

   肺结核一经治疗,传染性急剧下降。通常接受治疗2周后,对周围人群已多无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案和疗程治好后,痰中查不到结核菌,就已不再有传染性。健康人与治愈的肺结核患者一块生活、工作和学习,就不会受到传染。

   为什么肺结核患者不能随地吐痰?

   肺结核患者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结核菌。如果随地吐痰,痰中的结核菌被排出体外,被尘埃包裹形成含有结核菌的尘埃颗粒,被正常人吸入后,可导致肺结核菌感染。一旦人体抵抗力下降,即可在肺部发生结核病。


作者:张  倩

审稿:张振利

终审:宗建国



Copyright 2016 山东建筑大学校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  联系电话:  传真:
建议您使用谷歌浏览器或360浏览器的极速模式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