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下午,山东建筑大学在博学会堂召开第二期数字化素养提升暨教育大模型应用推进大会。党委副书记、校长于德湖出席并主持会议。
会上,信息化发展与研究中心主任王兆文以《奇点临近,未来已来?!》为题,分析了当今人工智能从AGI到ASI的最新发展趋势,以丰富生动的实例、详实量化的数据,介绍了大模型最新技术进展、学校大模型最新应用研究情况和人工智能大模型对社会的深刻影响,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汇报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表示,大模型技术为教育革新按下了“加速键”,教育领域的应用虽尚处起步阶段,但变革趋势渐显。下一步,信息化发展与研究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准确把握“一三九”发展思路,全力落实“数字赋能智慧建大”重点任务,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于德湖在总结讲话时,结合自身人工智能技术实践案例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基于现有AI课程基础,从课程结构与语种维度扩充课程体系,强化人文学科引领作用,推动工科科研与AI融合创新;二是在组织建设方面,要倡导各学院组建团队,深入探究AI与教学、科研及管理融合路径;三是在制度建设上,要求形成大模型创建及应用相关工作方案并将其转化为行动纲领,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四是在信息建设层面,需定期发布AI动态资讯,助力师生精准把握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方向。他强调,学校应持续发力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加速业务流程数字化转型进程、深化教育大模型全方位应用,精准锚定各领域实际需求,广泛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确保各项工作扎实落地、取得实效。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和各单位部门的科级干部代表参加主会场会议,其他教工和全体任课教师线上集中收看。
山东建筑大学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建设,在第四次党代会的“一三九”战略指引下,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构建数字教育生态体系。多年来,学校建成了覆盖全校的高速校园网络,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等核心业务的全面数字化互联互通,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在大模型建应用领域积极探索创新,搭建了本地化与云端协同的大模型应用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开展试点项目,推动教学模式变革与管理效能提升。自2024年以来,学校启动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计划,通过系列培训、实践研讨与项目驱动等多元方式,助力教师熟练掌握数字化工具与教学策略,增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科研管理的实践能力。下一步,学校将深入推进数智赋能智慧建大建设,打造智慧教育示范高地,全方位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与教育现代化水平,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稳步迈进,助力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