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提高学校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和危害,保障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编制依据
根据《山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山东建筑大学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关要求,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校内外较大程度、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把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最大程度的保护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积极预防。强化预防、预警工作,积极做好环境隐患排查,完善救援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环境应急预案演练。
3.统一领导。学校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 ,全面负责学校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机构
(一)工作小组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
1.组成人员
组长:分管学校后勤工作的校领导
副组长:后勤处主要负责人
成员单位:校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安全管理处、工会、教务处、研究生处、资产处、国际交流合作处、后勤处、基建处、各院(部)和相关单位
2.工作职责
( 1 ) 编制并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2 ) 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 3 ) 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
( 4 ) 督查相关单位制定并演练应急工作方案;
( 5 ) 完成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3.各工作小组组成人员及职责
工作小组下设专家组、疏散组、保卫组、医疗组、宣传组等工作组。
( 1 ) 专家组组成人员及职责
组长:后勤处负责人
成员:校长办公室、事发单位负责人、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
职责:组织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及时对事故性质、特点、危害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协助工作小组科学决策;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咨询,指导救援人员科学施救,包括人员安全、预防措施、环境监测等。
(2) 疏散组组成人员及职责
组长:事发单位主要负责人
成员:学生工作处、安全管理处、工会、研究生处、国际交流合作处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职责:校内突发环境污染,先疏散现场师生员工,再转移危险品及设备,制订应急疏散方案,清理紧急疏散通道。根据预案或专家组的指令,组织学生、教职工按照既定路线,及时撤离事故现场。
( 3) 保卫组组成人员及职责
组长:安全管理处主要负责人
成员:安全管理处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职责:封锁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危险区域;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和物证;维持事故现场的治安和交通秩序,开辟应急救援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
(4) 医疗组组成人员及职责
组长:校医院主要负责人
成员:校医院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职责:抢救受伤人员,建立与地方医院的绿色通道,外送危重伤员;及时开展校内人员伤亡统计汇总;监测饮用水、食品卫生安全;开展心理疏导与援助,消除心理恐慌。
(5) 宣传组组成人员及职责
组长: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
成员: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
职责:印发预防环境污染知识手册,并利用校园网、校报、广播、展板等方式广泛宣传救护知识;宣传应急处置措施和规定;及时澄清谣传或误传。
三、运行机制
(一)预防
1.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本部门、本单位危险物品、设备的使用、管理, 严格落实危险物品进出、使用登记制度,规范危险设备操作程序。
2.要定期开展危险物品、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指定专人负责,加强管理使用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操作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应急处置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工作小组15分钟内向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校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小组组长迅速赶往事故发生现场,按照工作职责,组织开展处置工作。
( 1 )组织营救遇险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
(2)迅速排查环境污染的危险源,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划定危害区域,加强巡逻,维护治安。
( 3)针对环境污染事件可能造成的水污染,封闭导致污染扩大的污水处理站控制阀门,控制污水外排。
( 4 )封锁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援的车辆及物质进出安全通道。
(5)建立现场工作区域,根据事故的危害,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等因素,设定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
( 6 )扩大应急,当较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发展趋势可能波及危害毗邻地区时,及时报告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校外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 1 ) 发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
( 2 )根据污染源特点,指导师生员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 3 )根据污染程度和事态发展,采取取消室外大型集体活动、停课、转移等措施。
3.信息报送
根据《山东建筑大学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关要求,15 分钟内报告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4.善后处置
( 1 )根据事态进展,及时发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变更或解除通知。
( 2 )对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物资,依法依规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
( 3 )组织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应急处置、善后处置、影响、教训等进行调查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教训,留存相关资料。
四、监督管理
(一)预案演练
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好应急预案演练,演练计划、演练评估和相关资料及时存档。
(二)预案管理
1.本预案下发后,各部门、各单位要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贯彻,并抓好实施。
2.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本预案要求,结合本部门、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抓好组织实施。
(三)责任与奖惩
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2.校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学校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事件发生原因,对事件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3.对在事件处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4.对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应急工作中重要情况或者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给予严肃处理。
五、附则
本预案由工作小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