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公开制度|年度报告|公开事项|公开指南|公开栏目|监督投诉|招标信息
办学情况(旧)
基本简介
领导信息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规划计划
办学情况(旧)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栏目>>基本信息>>办学情况(旧)>>正文
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工作总结
2015-03-25 00:00  

一年来,学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内涵建设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有了新的提升,各项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是本科教学不断加强。开展学分制试点改革,初步完成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制定工作。进行专业发展类别划分,将本科专业分为18个鼓励性专业30个一般性专业和9个限制性专业。推进名校工程建设,对建设情况进行了中期检查。加强专业建设,新增环境科学应用统计学2个本科专业,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和硕士点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专业评估,获评国家精品资源课程2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3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一等奖2项)8名教授当选首届省本科教指委委员。强化实习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在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广告设计等学术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458项,获评省级优秀学士论文15篇。加强招生工作,新增4个一本专业,新建5所优质生源基地,招收本专科生6252人,一本线上率达到45%,各专业录取分数位次大幅提升,生源质量不断提高。

二是研究生教育稳步推进。召开博士项目实施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制定博士项目建设规划。增设翻译硕士和测绘工程硕士,新遴选硕士生导师85人。招收博士硕士生488人。获批省级教育创新计划奖励21省优秀硕士论文3省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1项。建立14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现一级学科全覆盖。

三是国际化办学蓬勃发展。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与境外高校开展互访交流30余批次,签署校际合作和交流协议10余项。首批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选拔优秀本科生到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和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开展课程学习,与美国诺威治台湾亚洲大学等高校开展学生交流100余人次。工程管理建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通过评估验收。

四是继续教育取得新进展。主动应对继续教育发展新形势,多方争取政府和企业支持,强化函授站建设,成人学历教育招生规模保持稳定。规范教学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被评为省级特色课程。加强注册师培训教育,承担国家省注册师网络阅卷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是教学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加强实验教学管理,设立实验开放项目178项,对5376台套实验设备利用率摸底排查,大型仪器设备实现了校内共享。建筑工程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成为我省管理学科首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加强图书馆建设,优化馆藏结构,充实数字文献资源,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检索服务。强化档案资源收集和编研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发挥工程训练中心资源优势,成立鲁班工坊和建筑模型训练室,开展职业技能认证培训,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搭建了平台。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一是学科建设不断加强。投入学科建设经费3000余万元,整合资源,学科结构体系日趋合理。推进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校内资源整合,成立综合办公室。成功承办绿色建筑设计土木工程预制装配化专题泰山学术论坛。召开教育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建筑学科方向和发展规划。山东省集中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中期绩效评估。

二是科研工作取得突破。全年获批纵向科研项目201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9社科基金项目2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7项,科研经费达到4900万元。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9项。张鑫教授主持的建筑物移位改造工程新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我校首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励。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李国强周学军教授主持的《钢结构腹板波折轻量化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宋伯宁副校长主持的《山东省高等学校分类研究》项目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申请发明专利140项,授权33项。发挥学报的科研载体作用,影响因子跃居全国高校建筑工程类学报和省属高校工科类学报之首。

三是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提高。与烟台市人民政府中国孔子基金会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机器人技术与智能系统研究院等合作平台,30余项成果实现产业转化和推广。绿色建筑创新团队主持的宁夏国家生态移民项目通过验收。设计院全年完成设计项目300余项,社会服务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召开校友校董理事会会议,开展企业家面对面系列活动。山东建工同学联合办学促进会成功更名为山东建筑大学校友会

人事工作不断推进

一是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取得新进展。建筑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利用泰山学者特支计划,已与3名高水平领军人才达成引进意向。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Taha教授获批为海外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引进副教授以上师资7人,招聘高水平博士32人。强化中青年教师培养,选派首批11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研修,遴选27名教师进行国内外访学和交流。陈华新教授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杨杰教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张明勤景财年教授被评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二是人事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做好职称评聘工作,新晋教授11副高级职称人员47人。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10名教师被评为十大教学能手22名教师获教学优秀奖。建立柔性用人机制,及时做好校内调整人员的安置工作,对不在岗人员进行清理整顿。出台加强考勤考核的系列制度,进一步严格了工作纪律。规范工资结构,进行绩效工资改革。

学生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强化教育培训,2人获评省高校十佳优秀辅导员,2人获评省学生公寓管理感动人物。开展导师制协同育人工作调研,党政干部联系班级导师制家校共育校企合作四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新格局日渐形成。

二是学生管理服务更加规范。开展学风建设年活动,健全学生评优考核制度,严格课堂教学,严肃考风考纪,学风明显好转。加强济困·励志·强能立体帮困育人工作,发放奖助金735万元。开展新生心理普测和危机干预,培育形成了“525心晴育人品牌。实施公寓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推进公寓管理模式转型。

三是学生就业工作成绩显著。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强化市场建设,募集就业基金”277万元。成立首个省属本科院校创业学院,开办创业实验班,学校获批省首批就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1%

服务保障规范高效

一是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完成《山东建筑大学章程》的论证制定和报审工作,夯实了依法治校的基石。以规范管理程序提高服务效能为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废止制度20项,修订和新建制度55项。

二是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引进社会资金500万元,继续加强基础网络建设,对校园网主干及出口进行扩容。启动教务学工人事三大业务平台建设,不断推进办公自动化,丰富业务内容,规范工作流程,提高了行政办公效能。

三是资金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加强财务预算和收支管理,严控行政性支出。全年争取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自筹资金偿还贷款3400万元。加强审计工作,完成预算执行基建修缮等审计项目117项,审减资金148万元。根据省委统一安排,顺利完成了对薛允洲书记、王崇杰校长的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开展全校资产清查,摸清家底,盘活资产,实现房租收入1387万元。各校办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创收1200余万元。和平校区土地置换工作稳步推进。

四是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深化新老校区后勤社会化改革,通过省能源体系建设评估,学校被评为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省高校后勤先进单位。加强餐饮监管,确保了饭菜价格稳定和食品安全。开通K161路公交线路,方便了师生出行。做好职工查体卫生防疫和学生医保等工作。主动协调驻地政府,积极推动成立建大花园业主委员会。山师二附中建大校区顺利招生,解决了教职工子女入学的后顾之忧。多方筹措和争取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竹园3号投入使用,樱园主体工程完成,教学实验综合楼获批住建部被动式超低能耗示范项目。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山东建筑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
(信息公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