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需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不断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贯通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够来到中国,并能在中国大地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马克思主义同儒学会通的历史条件和机缘是什么?本期筑基讲坛何中华教授将以马克思与孔夫子自晚清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中国的相遇为主线,通过特定历史语境的还原和追溯,从哲学观念、文化原型、精神气质等层面,多维度地揭示这种相遇的内在可能性及学理依据,更深层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帮助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推动“一生一规划”教育落地。
第92期“筑基讲坛”

何中华《马克思与孔夫子—— 一个跨时空的相遇》
一、时间:2024年4月19日(周五)19:00
二、地点:山东建筑大学博学会堂(300人报告厅)
三、主 办:宣传部 学生工作部
四、承 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五、嘉宾简介
何中华,男,1962年7月生,山东莒南人,中共党员。现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发展理论。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学术月刊》《天津社会科学》《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哲学:走向本体澄明之境》《社会发展与现代性批判》《重读马克思》《历史地思》等著作。有些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人文学术文摘》等刊物转(译)载,论著被多种学术著作和论文援引,在学界有较大反响。
1993年被评为首批山东大学青年学科带头人,并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获第2届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称号;1999年被命名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0年获首批“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学者基金”资助;2002年获首批“山东大学杰出学者奖励基金”资助;2006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2009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5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6年入选中组部“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关于“筑基讲坛”
“筑基讲坛”作为我校的一个高端交流平台和重要文化品牌,旨在搭建大师与学子交流的平台、名企与高校合作的桥梁,以智者的感悟传承事业成功之路,用学者的智慧构建学子成才之基。
自2010年4月开讲以来,“筑基讲坛”已成功举办91期,先后邀请了荣盛发展集团联席总裁庄青峰,被媒体称为“中国房地产之父”、原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嘉宾郦波,中共十九大、二十大代表、著名学者蒙曼,全国劳动模范杜明等在内的87位行业精英、学术大师、政界领导走上讲坛,为建大师生传播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筑基讲坛已经成为建大师生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建大校园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