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侯书国副教授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何平教授、单立波教授、清华大学柴继杰教授合作的研究成果“The Arabidopsis MIK2 receptor elicits immunity by sensing a conserved signature from phytocytokines and icrobes”,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14.919)上在线发表,这是我校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在Nature子刊上发表论文。
植物对环境的维持和调节起着至关重的作用。植物依靠细胞上的感应器感知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应激反应。其中,植物细胞表面的被称为受体激酶(receptor kinases, RKs)的一类家族蛋白在植物感知胞外信号,调控发育和环境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这些受体激酶能够通过胞外感受器识别相应配体后激活胞内效应器,进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
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植物受体激酶MIK2作为植物细胞膜感受器能够同时识别植物细胞因子SCOOPs和病原微生物SCOOP类似分子标签(SCOOPL),从而激活植物应激反应的信号调控机制。该研究提升了以往我们对植物细胞分别通过非自我和自我识别启动应激反应的认知,进一步揭示了植物信号识别的分子和进化机制,为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何平教授、单立波教授和侯书国副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佛罗里达大学陈思学教授、清华大学韩志富教授、我校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母锐敏教授参与部分研究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097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0MC022)、“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项目(2020KJF013、2019KJD003)资助。
审稿:张志刚
编审:何文玲
终审:张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