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4日,应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杂志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群书治要》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单位和媒体的5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群书治要》基本问题及其当代价值”“《群书治要》与百年大党”“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管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文化根基”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秦芳参会并发言。
3日上午会议开幕,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刘余莉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社会治理》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杨婷、全国工商联办公厅副主任沈丽霞、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张波作嘉宾致辞。刘余莉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重要论断,为我们坚定不移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信心,指明方向。研讨会旨在通过认识研究《群书治要》,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慧支持和精神动力。

随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侯才、中国人民大学中华经典研究中心主任焦国成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刘余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民生保障中心主任谢琼教授、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教授、学习时报社经济社会部负责人储峰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程冠军,分别作主题发言。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群书治要》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精粹集成,通过研学与实践,有助于充分理解中国传统的治道思想及政治逻辑,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历史文化渊源,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国之治”。
3日下午,秦芳作了题为《<群书治要·周易>共同体思想渊源探究》的报告。秦芳认为,通过研读《群书治要·周易》探究共同体思想,阐明乾坤同体的世界观、树立天人同体的人生观、培养体用为一的实践品格,打造万事万物复归本来一体的和合状态,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悉心致力的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实践追求,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基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共同体思想融入思政课教育,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对于培养青年一代家国情怀、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4日下午会议圆满结束,研讨成果丰硕。中国社会科学网于5日发布新闻,“学习强国”平台同步转发。人民网、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福州新闻等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信息。
审稿:张 鹏
编审:何文玲
终审:张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