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内迎来了一批充满好奇与活力的“未来建筑师”——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建大校区的50余名小学生。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数字化分会和山东建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土木工程学院、团委、安全管理处共同协办的“建筑奇遇记·穿越时空的科技之旅”主题科普活动顺利举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数字化分会副秘书长赵雪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数字化分会理事王立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数字化分会秘书处主任赵俊丽、国资委商业信用中心标准中心副主任赵丽丽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市场部经理黄树栋等一行五人莅临现场指导,与孩子们一同踏上这场融合建筑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探索之旅。
活动伊始,赵雪锋副秘书长亲切致辞。他对参与活动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更是科技的载体。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奇遇’,不仅能触摸到建筑的肌理,更能激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在心中播下热爱工程、崇尚创新的种子。”他的发言点燃了同学们对后续探索的浓厚兴趣。
活动在充满仪式感的“奇遇启程”中拉开序幕。同学们在志愿者引导下,先后走进凤凰公馆,在古老地图与地契中“解码城市密码”;驻足海草房,感受山东传统民居的生态智慧;探访岱岳一居,触摸山石建构的温度与匠心。在平移技术展馆,孩子们亲眼“见证建筑行走”的神奇技术;步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专业教师的讲解中“探索科学未知”;走进铁路建筑展馆,聆听钢铁轨道上的“时代汽笛”。无人机训练基地的飞行表演与实操体验将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在惊叹中近距离“驾驭科技羽翼”,感受智能建造与数字技术为现代城市带来的无限可能。
活动尾声,同学们在“奇遇分享”环节踊跃发言,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发现与收获。赵雪锋副秘书长等嘉宾为全体参与学生颁发了“建筑文化传播小使者”荣誉证书,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建筑科学与城市文化的好奇与热爱。
山东建筑大学作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将积极推动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科普+研学”融合模式,打造更多具有建筑特色、科技内涵与教育温度的品牌活动,为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文化自信与工匠精神持续贡献力量。

审稿:胡大启 编辑:李嘉麒 编审:张之稳 终审: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