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动态 >> 正文

产教融合学院开展防诈讲座:筑牢青春“防护网”,守护校园“无诈区”

发布日期:2025-04-21   点击量:   作者:于培虎   来源:产教融合学院

4月17日下午,产教融合学院联合恒丰银行烟台分行举办防范电信诈骗专题讲座。产教融合学院党委书记陈兆涛,党委副书记、院长李轶,党委副书记魏彬,以及恒丰银行青年路支行行长贾凯玮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共同为大学生群体搭建反诈“安全墙”。

恒丰银行烟台分行张真艺经理担任主讲,围绕四大核心模块展开反诈知识科普。、精准定义,揭秘电信诈骗的“非接触式”陷阱电信诈骗的本质是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非接触渠道,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诱使被害人主动交付财物的犯罪,核心特征为“远程操控”与“信息伪装”,借助改号软件、钓鱼网站、虚假APP等技术构建虚拟场景行骗。二、深度剖析,解析诈骗分子“靶向定位”大学生的四大心理与社会特征社会经验不足,对“中奖”“高薪兼职”等诱惑缺乏风险预判;存在技术依赖盲区,20%校园诈骗涉及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虚假APP;受经济压力诱导,易陷入“校园贷”“刷单垫付”等陷阱;出租出借银行卡等行为可能触犯“帮信罪”,影响考公、参军政审并波及三代亲属。三、以案为鉴,通过七大典型案例揭露诈骗套路。“游戏账号交易”的“高价收购—虚假平台—充值解冻”连环套、“校园代理”小额佣金引诱信任后的大额诈骗、“杀猪盘”的情感伪装诱导投资、“虚假招聘”的押金陷阱、“高薪兼职”沦为帮凶涉嫌帮信罪、“校园贷 的保证金预扣与高息转贷、“冒充公检法”的安全账户诈骗。四、实战指南,提出“三不”原则与“八个凡是”识别口诀。“三不”即不贪小利、不轻信陌生人、不泄露个人信息;“八个凡是”涵盖兼职刷单、投资理财、网贷、客服理赔、冒充公检法、领导熟人转账、不明链接、社交群诱导等高频场景,明确此类情形均为诈骗。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有效增强了学生对各类电信诈骗套路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了学院与恒丰银行烟台分行携手构建校园安全防护网络。下一步,学院将以“教育前置、全员参与、长效防控”为目标,推进反诈工作走深走实。

审稿:陈兆涛

编审:李嘉麒

终审:张之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建筑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