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全方位助力新文科建设,提高AI时代数字治理的研究水平,由我校社会科学处组织,建筑城规学院崔东旭教授牵头并联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城乡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称“黄河研究中心”)以及相关学院,共同组建的“空间治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团队正式成立。2月28日,团队第一次会议于黄河研究中心召开。社科处处长王淑华教授、建筑城规学院崔东旭教授、黄河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春,以及来自建筑城规学院、法学院、商学院、艺术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10余名成员参加了会议。
团队将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重大问题,立足我校在城乡空间领域的研究基础和优势,积极承担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科研实践基地等平台建设任务,主动探索跨学科、跨领域联合研究的文理工农深度交叉融合机制,创新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模式与新路径。会上,团队讨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计划,将聚焦人工智能背景下“物理空间等级化”向“网络空间公平性”理论转型,探究新的公平、安全、包容、效率和可持续的空间治理机制模式,开展城乡空间布局优化、空间数字治理等关键技术研究,通过跨学科合作和多学科融合,实现城乡规划、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之间的协同创新。
在讨论交流环节,团队教师围绕研究方向、协作模式、任务目标等踊跃发言,分享学术前沿理念与社会实践经验,大家纷纷表示,将全力以赴投入到团队各项任务中,发挥各自学科专长,积极开展跨学科交流,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贡献力量。
未来,研究团队还将聘请专家指导,积极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通过有组织科研,争取在“空间治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产出高质量的理论研究与决策咨询,努力为我校打破专业壁垒,开展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建大智慧。

审稿:王淑华
编审:李嘉麒
终审:张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