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动态 >> 正文

【同心战疫】外国语学院:抗击疫情践初心 奋发有为担使命

发布日期:2022-12-09   点击量:   作者:杨卫强   来源:外国语学院

在疫情遭遇战中,外国语学院承担梅园3号楼宇356间宿舍2014名学生的生活保障和安全守护工作。在沉甸甸的危机和责任面前,一大批师生志愿者响应号召、微光成炬,逆行冲锋、勇毅前行,在危难时刻见初心,于危险面前挑重担,用爱和责任,谱写了一曲曲矢志奋斗的抗“疫”之歌。

“三个到位”,科学精准防疫

面对2000多人规模、未配备电梯的校内单体最大的宿舍楼宇,同学们的一日三餐、生活物资如何保障?当这个问题摆在每一名志愿者面前的时候,大家都捏了一把汗……

“手提肩扛”“班子成员带头爬楼”“要让每一个宿舍每一名同学吃上饭”“基本生活保障不能断”……学院党委当机立断。十多名志愿者,3餐6000余份盒饭,最高需要爬到7楼,保证每天热热乎乎的送到每一名同学手中,成了志愿者们每天都要面临的“大考”。

隔离措施“执行到位”。梅三楼宇静默之初,外国语学院住楼人员仅有5人。辅导员乔婷每天手持扩音器组织人员、维持秩序,因工作劳顿,声音沙哑地几乎说不出话来。她分发盒饭的忙碌身影也得到同学们的尊敬和称赞。

转运学生“对接到位”。转运工作紧张、急切,有时是饭点,有时在深夜。为了配合学校做好转运工作,为抗击疫情争取宝贵时间,教工志愿者们经常是和衣而睡。电话响起的那一刻,迅即联系学生,传递防护设备,安排出楼路线,监控定位出楼轨迹,进而做好出行轨迹消杀……常常在转运完成后,发现饭早已凉透、夜已深。

志愿服务“安排到位”。静默管理以来,学院成立了楼宇内、楼宇外两支志愿服务队伍。楼宇内志愿者由班子成员、学工队伍、青年教师组成。楼宇外志愿者由单士坤、黄云、林祖筱潇、鲍玉平等老师组成。两支队伍各司其职,任劳任怨,承担物资配送、分餐送药、垃圾清运、物资发放、消杀等任务。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杨卫强是主持学院团委工作的辅导员,其爱人是学院教学科研办的工作人员。11月16日学校相对封闭管理以来,他就主动申请住校,前后超20天。在任务最为繁重、人员短缺的困难时期,他又主动向学院党委请缨,让爱人立即返校,一同参加校内志愿服务。其爱人中午接到电话后,迅即收拾行囊,下午入校、进楼,担任层长,为同学们提供志愿服务。

学院专任教师曹儒华和国际交流合作处李潇老师也是一对抗“疫”夫妻档。曹儒华进校后,一直担任楼宇层长,负责为同学们分发三餐、接水送药、物资配送、心理辅导等工作,任务繁重,需要不停地穿梭在楼道中。李潇作为学校转运专班工作人员,负责学生的转运及隔离点工作。两人在校内校外,虽不能见面,但心放在一处,劲使在一处,为学校防疫大局贡献力量。

铿锵玫瑰,带伤上阵

根据工作安排,梅三楼宇各层层长均由女教工志愿者担任。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面前,她们也不甘示弱,像“铿锵玫瑰”一样,在凛冽的寒风中绽放。

学院教学科研办主任张晓燕入校当志愿者前,腰伤尚未痊愈。她推迟了就医复查的时间,响应号召,逆行返校,负责楼层三餐分发、物资搬运、接水、收拾垃圾等工作,常在一天工作后直不起身。教工党员陈嘉瑜同样膝盖有旧伤,因工作强度大,旧伤复发,在某日完成送饭、收拾完垃圾任务后,疼得坐在地上一个多小时才敢起身,晚上热敷后第二天依然投入工作。教工志愿者肖蕾蕾、赵秋颐等教师,克服体质弱,身体不适等困难,咬牙坚持,用爱和责任坚守岗位。教工志愿者范梦栩、韩芳、张爱丽、陈伟、杨晶等女老师,有的年过五十,有的家中父母身体抱恙,有的因爱人也在一线抗疫孩子学习无人看顾,但了解到梅三情况后,都毅然积极报名入校担任楼层长,用行动诠释师者担当,用关爱让“疫”线更有温度。

寒风中的坚守,无微不至

12月初,气温已经跌至零下,到了晚上,天气更加寒冷。志愿者们晚上临时住宿的梅三活动室,屋内屋外一个温度。在老师们看来,共渡难关、众志成城、战无不胜的信念将他们牢牢拴在一起,大家抱团取暖,已感觉不到这个冬日的寒冷。

曹儒华、王海峰、蒋炜玮等老师入校前,自费购买药品、生活物资,入校后第一时间分发给急需的学生,物虽小却像暖阳一般温暖了同学们。在他们看来,当把最后一盒药送完那一刻,累、快乐、感动交织在一起,那感觉独特而自豪。

黄云、单士坤、鲍玉平等组成的梅三外围物资保障组,在这个凛冽的寒冬把物资运送这个工作干的热气腾腾。装车、卸车……每天来回无数次,以三人之力最大限度上保证了梅三2000余学生的物资补给。

在生活垃圾清理清运场地,李杰瑞、高金岭、李桂春、胡天国、仲红实、张子轩、李庆国、王记兵、王海峰等老师,作为外国语学院少数男教工,一不怕脏、二不怕累、三不怕病毒风险,无论是学生返乡前、餐食物资搬运完后的每日清理,还是学生返乡后的集中打扫,都以最大的认真清扫消杀,运输一包包垃圾清运出楼,最大程度上确保了楼宇内的卫生。

十多天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坚守,包干楼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审稿:李杰瑞

编审:何文玲

终审:张之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建筑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